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73章 周忱的奏本

第373章 周忱的奏本

    随着战争的结束,很快便到了二月,朝廷,地方各部各司也开始忙碌起来。


    老爷子倒是没什么事,每天带着孩子们玩,年纪大了,走路都费劲,都是看着孩子们玩。


    孩子们玩的开心,他也高兴!


    但身为皇帝的朱雄英却是政务繁忙,带着朱高炽也忙的时常回不了家,吃住全在文华殿!


    大明各地的奏本,几乎有一半都是朱高炽带着杨士奇等人在处理,还有一部分朱雄英亲自批阅,剩下的全部送到文楼!


    战争是结束了,但之后的事情却让朱雄英焦头烂额!


    损失的兵马要补充!


    阵亡的将士要抚恤!


    有功的士兵要封赏!


    损耗的各种武器,火器,军械都要补上!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


    钱!


    而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国库空的不能在空了,老鼠进去都要流泪,要不是李景隆及时送来了海商税,恐怕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


    高丽之战,安南之战,漠北之战,西域之战,这四场战争战后的抚恤和封赏一直在拖着,迟迟没有落实。


    现在西域的仗也打完了,实在不能拖了,该给的要全部补上了。


    不过,钱的事不是急躁就能解决,朱雄英也没办法,坐在尚书房中,用繁重的政务来暂时麻痹自己。


    朱雄英随手拿起一道奏本,是江南送来的,看完后顿时眉头紧皱起来。


    “去文楼,把李进叫过来!”


    片刻后,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身穿蓝袍的李进拱手道:“臣见过陛下!”


    “免礼!”


    朱雄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周忱在江南到底干的怎么样,朕不信江南地方的话,你给朕说说!”


    李进缓缓说道:“回陛下,周忱虽然年纪轻轻位居高位,但在江南任职期间,却十分低调……”


    “他从来不摆官架子,经常不穿官服,不带随从,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为百姓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哪怕是一个小吏提出的建议,他都能虚心接纳!”


    听到此话,朱雄英顿时放下心来,随手将奏本拿给李进看,随口说道:“江南地方,参周忱的官员士绅不少啊,有说他年纪轻轻,不堪大任,也有说他不务正业,对地方事务从不上心,是个不明是非的糊涂官,更有甚者,说他以权谋私,与苏州,常州,松江知府几人结党……”


    这份奏本就是周忱送来的,他上报了几件事让朱雄英十分恼火。


    周忱经过多地的明察暗访,找到了一个新政的大漏洞!


    自从新政改革后,百姓的所承担的赋税减少了许多,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负担,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这是朱雄英这样认为的!


    但事实情况,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要好过一些,但也没有好过太多,至少不是皇帝想的那样!


    根据周忱所说,百姓承担的赋税是少了,但额外承担的东西却多了起来。


    江南赋税是重了些,但还不至于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而且新政推行后,江南士绅地主也开始交税,而且他们土地多,交的也多,承担了主要的赋税。


    但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


    这些地主士绅不会白吃这个亏的,从哪吃的亏就要从哪里拿回来。


    他们不敢和新政对抗,因为他们实在害怕皇帝再把詹徽派来江南。


    詹徽卑鄙无耻,手段毒辣,做事没有任何底线,后来的徐王更是不省油的灯,这两个人把整个江南搞的人人自危。


    詹徽做事,起码还给你安个差不多的罪名,那个徐王就不一样了,简直毫不讲理,你有没有罪,什么罪,就全靠他的一张嘴,想办你,直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开始抄家了。


    江南士绅地主迫于压力,也只有向新政妥协。


    妥协不代表认了,从一个地方出去的,也可以从另外一个地方拿回来。


    对此,士绅地主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那就是损耗!


    赋税都是由当地的士绅地主统一征收,输送。


    但在征收和输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比如,被老鼠吃了,被雨水冲走了,漕运,海运遇到风浪,船沉了,这被称为损粮。


    凡是遇到这种情况,还需要继续征收赋税,将损失的部分补上。


    而这个问题,当地的士绅地主就会让百姓将这部分损粮补上。


    也就是说,新政推下去了,作用却不大,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挺难的。


    最让朱雄英生气的是,周忱给出的解决办法。


    周忱给出的办法是,朝廷下旨,给江南地区减税,那么百姓的负担就减轻了,也有好日子过了!


    朱雄英都被气笑了,让你去江南是想办法解决欠税的问题,把欠下的赋税补上,让国库尽快充足起来。


    减税……这还用得着你说啊!


    “陛下,周忱毕竟年轻,阅历不足,但他却是位有干劲的官员,毕竟应该多给他机会!”


    朱雄英长叹一口气,说道:“朕没有让周忱回来的意思,四十多年的亏空,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不是短短两年就能解决的,朕既然用周忱,就会给他成长的时间!”


    “给周忱传道口谕,朕让你去江南当这个巡抚,你要给朕解决三件事,第一,把损粮之事解决了,要合情合理的办,要真正解决百姓的负担!”


    “第二,江南欠税的事情要解决,但不能对百姓横征暴敛!”


    “第三,打击江南士绅地主势力,逐渐消除他们对江南地区的影响力!”


    “遵命!”


    李进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件事,臣……”


    “说吧!”


    人常言,报喜不报忧,但李进正好反过来,他说的几乎没有好事,全是各种问题。


    “据臣手下人暗查江南各地,发现许多乡官已经被当地的士绅地主所拉拢,腐化,平日行事,多有偏袒,从而导致百姓颇有怨言!”


    “上个月,湖州府长兴县,有一个叫陈卫的乡官,竟然对当地士绅地主言听计从,公然替他们向百姓征收耗米损粮!”


    这些年,周志新上报了多起乡官腐败违法的事情,甚至已经处死了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与士绅地主沆瀣一气。


    “杀!”


    朱雄英没有任何犹豫,冷声道:“凡是查出与当地士绅地主勾结在一起的,全部法办,绝不留情!”


    乡官的创立,是为了消除士绅地主对地方的影响力,解决乡里的各种问题。


    你们倒好,和士绅地主勾结在一起了,那老百姓都没活路了!


    同时,朱雄英也认识到一个问题,江南……任重而道远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