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天生富贵骨 > 第17章

第17章

    途中遇到周昊海,顺道一块走。  .  .  与此同时,察觉周永利动了真格的徐东有些心慌。  他借口出去小解,实则拨通和唐镇联系的电话,将现在的情形告知他。  “周永利动真格了!当着蔗农的面,请市里银行清算他所有的资产,态度强硬,咬死了不肯退一步。他还提出以高于市场价百分之十的价格买断蔗农田地里的糖蔗!村支书被请过来当见证,还有骆从书也掺和进来,砸锅卖铁支持周永利。蔗农摇摆不定,现在该怎么办?”  万无一失的打算却被周永利和骆从书的孤注一掷打破,唐镇气得眼前发黑。  但当他得知周永利资产大概只有十来万时,立刻冷静下来。  骆从诗:“骆从书顶了天只能拿出四万块。但整个西岭村的糖蔗、还有周永利欠下的白条,全还完最少也得四十万。他们肯定还不了,而我们拿得出!”  周永利破釜沉舟,他们就不会吗?  而且,周永利拿不出四十万,他们却可以一次性还清!  唐镇:“你是说,让我们跟周永利比谁的资产多?”  骆从诗胜券在握:“一群农民,只有握在手里的钱才觉得安心,想要他们放宽眼界是不可能的事。承诺再多,还不上就是空口大话。他周永利最多拿出十五万,那剩下的二三十万怎么办?还一部分,欠一部分?谁乐意被欠着不还?”  唐镇思索片刻,同意骆从诗的办法。  那八屏市来的北方豪商听闻这事,立刻不悦:“你们当初拍着胸脯跟我保证西岭村蔗农愚昧好糊弄,信誓旦旦替我拿下西岭村所有食糖、糖蔗,我才替你们做人情、搭关系。现在怎么又出这种乱子?一个小小的制糖厂,你们也对付不了!!”  骆从诗将提议告知,那北方豪商也不乐意。  “三十万流动资金!你以为是两三万?随随便便取得出来!”  如今的两三万相当于后世的百万,三十万那就是千万以上资产。  后世中,到银行支取千万以上资金都得提前预约,银行层层上报。  何况现在说取就取?  那北方豪商原本承诺蔗农,当场结清账款,实际给的也是空白支票。  他只要拖点时间,赶在糖价暴涨之际卖出所有食糖,就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付蔗农。  骆从诗忙说:“不用取出来,只要证明我们有足够资金……可以请人清算流动资金,让银行开些相关证明,营造我们资金足够、不会拖欠蔗农钱款的形象就行。为了取信蔗农,我们可以当场签订合同,先给一部分定金,到时就算他们想反悔也不行。”  北方豪商思索片刻,勉强同意。  他四处囤积食糖,先他人一步将目标锁定南方。  现在调控糖业的政策已经出台,广右省那边也得到消息,糖价开始上升。  更多人将目光放在甜城之称的广右省,唯有他快人一步在南越省各处村落低价收购那些滞销的食糖和糖蔗。  西岭村上千吨食糖是块肥肉,如果啃下来,少说能赚几百近千万。  他绝对不可能放弃!  必须啃下来!  北方豪商:“我会联系银行,调取目前可用的资金。但你们,必须拿下西岭村所有食糖!否则,你们承担不起糊弄我的后果。”  骆从诗和唐镇对视一眼,信心满满:“您放心,我们再蠢,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我保证,周永利和骆从书所有财产叠加,也绝对拿不出三十万!!”第14章   当骆白和周昊海到达公社时,公社外面层层围了好几圈人,全都伸长脖子看热闹。  最里层的是蔗农,正等着周永利或是北方豪商的资产证明。  徐东去外面一趟,回来后不慌不忙,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周昊海见状,捏紧拳头:“回头看我不揍死他。”  骆白:“记得套麻袋。”  这时候有个穿着蓝色工人服的年轻女人走进来,她身后还带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  穿工人服的年轻女人就是制糖厂的车间主任,截胡徐东的‘高学历’新人。  她跑了趟长京市,准备许多材料,还找来一名银行职员以及银行开具的资产证明。  此时的资产证明没有后世的麻烦以及限制,尤其对于银行大户,会予以特殊照顾。  八十年代的人们压根没有把钱存到银行的概念,距今短短几年,观念虽有所改变但也达不到后世人人将钱存进银行的盛况。  周永利和骆父站起迎接那名银行职员,后者打开公文包,拿出文件。  “这就是周永利先生于今日在我行开具的资产证明,所有不动产并流动资金初步估算,十五万左右。”  嚯——  哗然声起,闻者艳羡不已。  万元户在西岭村不少见,但十几二十万的,那就真的是有钱。  他们原先知道周厂长有钱,却也料不到原来那么有钱。  随后,骆父将骆母带给他的存折、房产地契等摊开,放在桌子上。  “我全副身家也都放在这里,没有十来万,但三四万还是有的。”  骆父环视众人:“我知道大家整年收入就靠田地里几亩糖蔗,糖价疯狂下跌,连带糖蔗价格也下跌。大家心里疼得滴血,偏偏食糖滞销,厂里还不上钱,你们心慌,我们都能理解。我和周厂长一直在努力争取,争取你们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蔗农们沉默,围观众人也都安静。  这是骆父第一次在他们面前敞开心怀畅谈,也是西岭村村民们第一次真正了解骆父为人。  畅谈是了解的前提,而了解就是彼此信任的开端。  任何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改革,不是执政者的一言堂。  真正开展实施并在改革道路上前行的,恰恰是默默无言的人民群众。  骆父铿锵有力:“如果没有市场渠道,如果我们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绝不会阻挠,绝对积极配合!但是现在,尽头是光明平坦的道路,我们可以保证你们——西岭村所有蔗农,今年不仅不会血亏,而且是大赚一笔!”  骆父和周永利目光炯亮,犹如黑暗中明亮的火炬。  在场的蔗农几乎被说服,而围观的村民们心潮起伏,激动澎湃。  九十年代,经济开始腾飞。  整个华国朝气蓬勃。  上下百年,再无哪个时期及得上此时的蓬勃旺盛和纯真美好。  一辈子大字不识的农民们或许会被愚弄,但此时的他们无疑非常容易交付信任。  至少围观的村民,改变了以往对骆父浅薄的印象,心中打下拥戴他的基础。  啪啪啪——  清脆的鼓掌声从人群中传来,吸引众人的目光。  只见人群中走出五六个人,尽是西装革履的打扮。  如今的年代,很少有人穿得这么正式。  而走进人民公社的几人,梳着大背头、打了摩丝。笔直的西装裤,擦得锃光瓦亮的皮鞋。后头几人还提着手提箱,腰间别bp机。  瞧着像是香港电影中走出来的大人物,让人心生敬畏。  在场不少人露怯。  周昊海偷偷‘嘶’了声,小声:“好酷。”  骆白面无表情:“经典炮灰。”  周昊海:“??”  骆白:“港影中,出场牛逼轰轰,三秒之内全灭。”  故称,影史经典炮灰。  周昊海:“……”  仔细想想,好像这身打扮的,的确全场最佳团灭。  总结太精辟,应该如何夸赞骆大宝?  为首者,正是唐镇。  唐镇十几分钟前就到了,站在外面恰好围观刚才那一幕。  而他正是故意挑选群情激动之时站起来。  “说得好,我听完也觉得很感动。不过,我有个小小的问题——你们两人全副身家加在一起,最多算成二十万。可是买下田地里的糖蔗,还有周厂长去年打的白条,少少估算四十万。还了二十万,那剩下的二十万呢?”  唐镇转身面对蔗农:“周厂长就是卖掉他的制糖厂,连带地皮,他也凑不到二十万。二位,表面话说得特别漂亮,但就是没把实话给大家说明白。我不同,我们做生意最讲诚信。糊弄谁都不能去糊弄人民群众。”  他先自我介绍,然后说道:“想要收购糖蔗的老板非常诚心,他也开具资产证明,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负担所有糖蔗价款。”  两名西装革履的银行工作人员打开公文包,拿出里面的资产证明。  随后,唐镇接过另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提箱,打开来——里头是整捆蓝色钞票。  围观者睁大眼睛瞪着那么多的钞票,惊得直咽口水。  唐镇拿出两块砖头似的钞票:“这里有十万块,我们是带着诚心来的。钱放这里,是定金。合同在这边,拿了定金,签下合同。回头我们收了糖蔗不给钱,尽管去告。照劳动法,不给钱就是犯法,你们去告就能拿三倍赔偿!”  于农民而言,合同就是电视里演的,大城市大公司大领导和国外做生意才会签的高级东西。  这是虚的,没啥用。  但唐镇提到法律,恰恰中了他们的七寸。  犯法,在小老百姓眼里等于一辈子全毁,跟死刑等同。  可见法律在他们心中有多神圣。  唐镇:“如果钱不够,我们还可以去银行里取。哪怕是真没钱,银行也肯贷款。风险我们担,绝不会让你们吃亏。”  围观群众和蔗农们窃窃私语,安静和沉默被打破,局面好似倾向唐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