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死后千年,我成了国运之神 > 第106章 突如其来

第106章 突如其来

    “在李先生走后,当时群情突然激奋,那燕使也不知为何突然想走,却被李光等人拦了下来。”


    姜或脸上带着一丝恍然:“外臣当时就说,为何在李先生到来后,原本只敢拦人的百姓,却都愤怒了,原来那渔阳之会,还有此番内幕。”


    奚政笑了笑,略有些不在意道:“那都是过去之事,孤只想知道,最后先伤人的是谁?”


    声音并不大,但整个朝堂,顿时都寂静下来,只能听见诸臣的呼吸声。


    姜或呼吸也急促起来,终于知道奚政之所以找他问话的原因了。


    他是鲁国使者,是介于汉燕之外的外人。


    而作为第三方之人,又亲眼目睹此时,将会是最好的佐证之人!


    汉国,这是想要将此次外交事件扩大,并把道德的制高点抓在手中!


    按理来说,不论谁对谁错,最终是燕国使者全部死在了韩国国都。


    而汉国这边,最后就死了一个百姓,伤了几人。


    但谁先杀死的人,这其中区别就大了。


    而且这话亲自从鲁国使者的口中说出来,那燕国如何赖,也赖不掉!


    若是由汉国之人说出,就算事情属实,燕国也能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此事最终,还是会因为燕国人死的更多,而取得最后的道义胜利。


    想到汉国多卖的那些穿甲箭,以及汉王有意无意间对鲁国的示好。


    姜或心中一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许是那燕使因李先生爆出了此等秘事,将燕国的遮羞布撕下,恼羞成怒之下,竟是直接提剑上去,将一汉国的学士砍倒在地。”


    “那一剑直击脖颈,可见是只为一击毙命,血流如注下,那文弱学士,当场死亡。”


    姜或这话说得极为生动形象,在场众人脑海中,浮现出一无辜文弱学子,被燕使的恼怒所牵连,然后横尸在外。


    “这燕使端得可恶,竟仗剑欺负我大汉手无寸铁的百姓!”


    “那么多百姓在场,那杨适提剑杀人是什么意思?欺我大汉无人?”


    “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奚政看向卫鞅道:“卫卿,你也听到了事情经过,这燕使仗剑杀我大汉百姓,这李光是为保我百姓,不得已而为之!”


    卫鞅面色不变:“此事自有官府拿人,李光行这游侠之事,不应提倡。”


    他的理念便是依法治国,哪怕游侠之事是善,却会让国家司法乱套。


    意思很明显,这李光并没有执法权。


    见义勇为固然没错,但杀了人,便是越权。


    不等奚政开口,包拯却是摇头:“非也,卫尚书未免过于偏激,若无李家之人,不知写燕国使团还要杀我多少大汉子民;更何况,那燕使又不是我大汉之民,当不适用于我大汉之法!”


    卫鞅张了张嘴,却又无法反驳。


    倒是田沧忍不住道:“这人真是迂腐,若在我齐国,有他国之人如此行径,可当做敌国入侵!”


    卫鞅面露惭愧之色,连忙退下。


    奚政见目的达到,当即站起身来,沉声道:“燕使轻我大汉,杀我汉国学士,死有余辜!”


    “不错,死有余辜!”


    下边的众多大臣亦是涨红了脸。


    唯有姜或和田沧脸色不太自然,这汉国之民如此彪悍,汉王又如此护短。


    将来若与汉国交恶,可不能再拦下出使汉国的活儿了。


    不过目前两国与汉国也没甚利益冲突,又怎会交恶?


    本以为这就完了,但接下来奚政的话,令全场之人震惊。


    或者说,是惊吓!


    “燕国欺我咸州北地三国,两次想要加害于孤,辽王李显更是不堪受辱自刎,到现在卫王还在燕国!”


    “然而燕国得寸进尺,竟然打算将刺客藏在使团之中,再次刺杀孤,不料被大汉百姓发现,恼羞成怒之下,竟是仗剑杀人。”


    “那被杀之人,乃大汉文学士,将来的国之栋梁,亦是孤的子民,将来孤的爱卿!”


    “孤为此,极为心痛!”


    “燕国十二人之死,岂能掩盖我大汉之怒?又岂能换回孤的栋梁?”


    “今日,孤便当着齐鲁两国使者,正式向燕国宣战,他国若是干预,便是违背道义与我大汉为敌!”


    死一般的寂静。


    偌大的金銮殿,站着数百人,短暂间,竟是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张居正连忙出列,在奚政召开朝会之时他便有所预感。


    却没有想到,王上会通过这件事向燕国宣战!


    更没想到的是,奚政在宣布之前,会不跟他们内阁商量。


    原以为,王上只会通过这件事,让汉燕关系再度发酵,从而引起边境摩擦或者冲突。


    他大声道:“王上还请三思!”


    奚政目视张居正,神色中带着毋庸置疑:“君王一言,岂能儿戏,而且还是当着他国使者。”


    他朝张居正这边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歉意:“国家政事,孤当听诸卿决断,如今大汉的情况,诸卿比孤更加清楚,并非无法支撑起一场大战。”


    “孤与枢密院向诸位内阁的爱卿保证,此战必胜,至少不会将战火,烧到大汉境内!”


    奚政脸上充满了自信,那是来源于枢密院的三位枢密使,来源于幕府的将军们,来源于大汉的将士!


    以及,来源于整个大汉,如今的发展!


    各大学院带来的各种突破,令这股自信,成倍的增长!


    最重要的是,奚政背后还拥有着老祖,这是奚政最大的依仗!


    而以汉国如今的实力,面对燕国,便是再来几个像白眉那样的存在,不需要老祖,奚政也有信心应对!


    而枢密院在场的枢密使和将军们,也是出列,对奚政所言进行支持。


    并转过身来,对着内阁众人拱了拱手:“枢密院,当不负我王所托,以及诸位同僚和大汉万民!”


    张居正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他再劝也没有用。


    其他内阁大臣也是面面相觑,最后也是纷纷表示支持。


    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因为他们也清楚,以如今大汉的实力面对燕国,后者已不再是什么庞然大物!


    一些打算劝告的老臣,在见到张居正都没有话说,最后只能妥协后,便都将话憋在了心底。


    奚政目光扫过姜或和田沧:“望二位使者回国后,代孤向齐鲁二王问好,并尽快将物资运到大汉。”


    这些物资,对这场大战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战争若是持久起来,粮食和食盐就显得分外短缺。


    这也是奚政最后的底气所在,若真不能短时间解决燕国,那么凭借这两批物资,也可以跟对方拼消耗。


    燕国多年来积攒的底蕴不小,所以之前才有了开春后与之宣战的决定。


    昨日与齐鲁使者敲定贸易后,这一切足以弥补其间的差距!


    姜或和田沧心里,也有各自的盘算。


    当然,他们并不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放弃与汉国的贸易。


    反而,为了避免将来汉国有可能的失败,他们还要抓紧将此时促成。


    毕竟若汉国战败,这批军械很有可能会到燕国手中。


    尤其是对齐国来说,汉燕交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些年来燕国不断积蓄实力,以两郡不到百万人口的郡国之力,竟然积攒出如此雄浑的国力。


    这对于齐国来说,犹如身旁随时都藏着一条蜈蚣。


    就算其咬不死自己,但依然需要时刻提防。


    由于鲁国的原因,他又不能完全抽出手来,将这条蜈蚣踩死,只能任其不断壮大。


    “大王放心,我王对此事定会上心,至于物资一事,也会派遣大军护送!”


    有了这话,奚政彻底放下心来。


    齐鲁亲自派兵护送,那么这两批物资,便是给燕国十个胆子也是不敢动什么心思的!


    突如其来的宣战,令大汉朝野震动。


    而燕国那边,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