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宋小农民 > 第1137章 完颜晟的命令

第1137章 完颜晟的命令

    这一次,完颜晟没有发怒,没有踢翻桌凳。


    他这份沉默,反而让下面的文武战战兢兢。


    敌人已经到了眼前,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安国人占领太原府,金国人南下的路,已经被堵死。


    完颜晟覆灭新宋的愿望成空。他有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


    回想这几年,他确实太放纵自己。


    以为有了破辽之功,破宋之功,金国人的铁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这片土地上横行。


    完颜晟终归把事情想的太简单。


    “陛下,这梁山军乃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战败,并不代表安国士兵强大。”


    宰相完颜希尹站出来宽慰。他可不想见到悲伤的皇帝。


    “希尹,咱们的马场今年的产出如何?”


    “这个…”希尹犹豫。


    他们的马场,今年产出并不好。


    失去银州,沈州,上京等地的马场之后,金国人的马场只有黄龙府以西的几个马场。


    去年冬季白毛雪大,马匹冻死甚多。而今年的倒春寒,又影响了马匹的爱情。


    再往西北之地,那边的游牧部落,始终游离在金国管辖范围之内。


    更有一些鞑靼人,还来金国这边劫掠。这都大大影响了战马的产出。


    完颜晟板着脸:“夏初之时,我要一万匹战马。”


    完颜尹希赶忙领命。


    这不是商议,这是帝王的命令。


    什么是帝王?


    金口玉言。他说是啥,就是啥。


    “传令金国各部,每部挑选一百勇士,夏初到燕州府听令。”这是完颜晟第二道命令。


    这道命令,比第一道命令更加残酷。很多小部落,也就百十个勇士。


    这等于是金国人全民参战。


    如此多的勇士,金国人能负担的起吗?


    这倒是不用金国朝廷负担。


    金国百姓也有赋税。他们的赋税多数都是战马。


    每个部落都有战马的定额。当然,这个定额是由部落里的牧民完成。


    勇士骑着战马到燕州府参战。这一路之上,自己的口粮,战马的粮草,都要由牧马自己承担。


    那这些勇士会有收获吗?


    也会有的。那就是打胜仗。


    打了胜仗,可以积累战功。获得赋税的减免,获得牧场的封赏。


    当然,打了胜仗,破了城池。多多少少都能劫掠敌人的一些财物。


    那勇士们想打仗吗?


    并不想。


    长途跋涉的去到别人的国度,能够战胜的时候,其实并不多。


    这打仗就像做生意一样。


    能够战胜的都已经被打败,剩下的敌人,不论大小,都是硬骨头。


    啃这些硬骨头,伤亡势必要大。


    “传令刘豫,让他在夏初之前拿下大名府。”这是完颜晟的第三道命令。


    他要打通南下的道路。


    这一次,完颜晟要兵进鲁地,打到东夷府。


    那是潘小安兴起的地方。


    完颜晟要去东夷府,破坏潘小安的“龙运”。


    下了三道命令,完颜晟便一甩袍袖,气呼呼的离开。


    他迁怒文武,实在不想看他们的样子。


    放羊坡。


    赵吉披着羊皮袄,躲在巨石后晒太阳。


    阳光融化了冰雪,山坡上露出青草芽。羊群低头食草。


    它们生来,就好像只为了吃与被吃。


    赵桓一瘸一拐的往山坡上走。山道泥泞,刚刚他摔了一跤。


    “父亲,父亲…”赵桓大喊。


    “我儿莫喊,我在这里。”


    “父亲,你倒是会选地方。”


    “有太阳晒,总不能吹冷风吧。”


    赵构扫了一眼赵桓:“我儿又有啥消息?”


    赵桓习惯性的查看四周。


    “父亲,你听说了吗,宋江战败,被赶到了长江以南。”


    赵吉皱皱眉头。


    “这是潘小安的驱虎吞狼之计。此后南方怕是不得安宁喽。”


    “潘小安可真歹毒啊。”


    “依我看,他这是作茧自缚。”


    “父亲,这是何意?”


    “早些年,潘小安偏安一隅,敢打敢杀,丝毫不在意名声。


    但现在,他入住中原。中原不止地广百姓多,读书人也多。


    潘小安只能被动的爱惜名声。若是不然,那些读书会把他骂死。”


    “读书人只会夸夸其谈,潘小安会怕他们?”


    “打仗时,没有人怕读书人。但想治理这片土地,就必须用读书人。”


    赵桓当皇帝时间短,还不懂这里面的道道。


    “父亲,潘小安爱惜名声,讨读书人欢心,这岂不是好事。怎么会作茧自缚?”


    “对付读书人,只能用蛮力和利益。你想和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讲不通?”


    “讲不通。读书人自有一套理论。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讲律法,你和他讲律法,他和你讲道德…”


    “这总不在一个观点上,怎么能讲的通?”


    “是啊,就是讲不通。所以,潘小安才是作茧自缚。”


    赵桓有些懂了。


    “父亲,那潘小安拿下了太原府。下一步,他会不会攻进燕州府?”


    赵构捋捋胡须。“若是这样,对咱们反而最好。”


    赵桓从挎兜里掏出一只荷叶包,递给赵构。“父亲,这是城里最近流行的烧鸡,你尝尝看。”


    听到烧鸡,赵构咽咽口水。他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荤腥。


    “我儿有心,一起享用吧。”


    赵桓又掏出一只葫芦:“上好的二锅头,后劲大,你少抿一点。”


    赵构眼眶湿润。这孩子可真孝顺。


    “我儿,雪路难行,加点小心。”


    赵桓摆摆手,又一瘸一拐的下了山。


    赵构见赵桓走远,赶忙打开酒葫芦。他馋的狠了,猛的灌了一大口。


    他唯恐跑了酒气,慌忙用手捂住鼻子。


    二锅头酒劲大,酒气直冲天灵盖。


    待酒意上头,赵构又打开荷叶包。一只枣红色的烧鸡,香气扑鼻。


    赵构撕下一只鸡腿,就大口吃起来。


    这一刻,他真的成了牧羊人。哪里还有半点帝王的样子?


    “潘小安啊潘小安,这江山重千万石,你能挑的动吗?”


    赵构望向太原府的方向。“下一站,你会去哪里?”


    人间四月天。


    潘小安带着王小颖,行走在田间地头。连续下了两天春雨,正是播种的好时机。


    从金州府和东夷府运来的种苗,已经陆续发放到百姓手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