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太子殿下何故卖国 > 第60章 论学斗文

第60章 论学斗文

    萧阁老微微一笑,钱文才确实很有才学。


    初看这上联好像很简单,可若是细品就会发现里面暗藏玄机。


    这上联说的是一幅图画里小孩嬉戏玩跳绳,一二三三二一可不只是暗指孩童的数量那么简单,还是孩童喊话的声音。


    同时,这也是在讽刺李明远如同孩子一般嬉闹。


    满朝文武无声发笑,何其生动形象。


    “太学中,廿夫子,四十六,六十四,达者为师。”


    李明远想了想,张口便说了个下联,所有人都懵了。


    尤其是武宣帝,此刻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那个只会逛窑子的傻儿子,居然还能对出下联。


    不仅如此,还很工整,简直就是奇迹。


    “老铁匠,打东西,走南闯北。”


    “小书童,读春秋,从夏到冬。”


    钱文才见李明远对上,便再次出对。


    李明远一脸平静,张口又对了上来。


    奉天殿里的官员一个个露出见了鬼的神情,七皇子这是诗仙附身了吗?竟然能这般轻易地对上对子。


    如此才思敏捷,哪里像是他们所熟知的七皇子。


    “十室九空,八里无人,七田六荒,五谷不收,四海之外,居然三平二满,一帆风顺。”


    钱文才继续出上联,但这次的上联却非常震撼,将武朝漳河镇的灾情结合起来,讽刺京城里的人歌舞升平。


    原本因为钱文才的才情而惊叹的众人,此时却尴尬不已。


    此事并非他们能做主的,实在是武朝国库空虚难以解决此次灾情。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否认这个上联很难,想对出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果然。李明远没能马上对出来,但思考了片刻之后,便笑道:“一槽二驴,三更争食,四分五落,六畜兴旺,七日来复,竟是八街九陌,十分离谱。”


    话毕,奉天殿寂静无声。


    这个下联对的很妙,和钱文才可谓是惺惺相惜。


    一个讽刺朝廷无作为,一个讽刺朝廷粉饰太平。


    能有这样的才学,七皇子又岂会是不学无术之辈?


    要说萧阁老给七皇子做了准备也可以,但钱文才这上联分明就是当场想出来的,萧阁老如何帮七皇子?


    “啪”


    龙椅上,武宣帝一把捏碎了杯盏。


    那个被他放弃,视若无睹的傻儿子竟然满腹才学。


    他不相信,可眼前的事实不容辩驳,李明远是有真才实学的。


    唯有萧阁老笑脸盈盈,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七皇子果真是藏拙了,骗了世人十年之久。


    “殿下高才,学生佩服!”


    钱文才抱拳一礼,由衷地佩服。


    父亲交代过,让他报答太子殿下的救命之恩,原本他也打算让着殿下,可殿下能够轻易对出对子,又何须他相让。


    第三个对联已是他绞尽脑汁准备的,可殿下依旧数息之间便对上了,他是真的自愧不如。


    “哪里哪里,侥幸而已。”


    李明远脸上笑嘻嘻,心跳却如同打鼓一般。


    此时他后背凉飕飕的,还好前世比较喜欢看书多少积累了一些,不然这场文斗就真输了。


    “钱公子的才学无愧于三才之名,殿下更是一鸣惊人,依老夫看这楹联的较量就当是平手吧!”


    萧阁老不等他人说话,率先把输赢的事说清楚,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反对。


    其实,这是最好的结果,有了楹联的平手,诗词这块输了的话,钱文才也不至于太过难堪。


    “既然如此,楹联便算是平手。”


    刘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道:“接下来是诗词,也无需太多规矩,殿下和钱公子各自赋诗一首便可。”


    如今殿下显露的才学足以笑傲同龄人,钱公子又是三才之一,两人论学也无需刻意卖弄。


    刚被讽刺过的众官员,笑呵呵地看着,自然不会有意见。


    只是,他们都在心里小声说“千万不要再来讽刺诗”。


    钱文才拱手,昂首挺胸,吟诵道:“山外青山楼外楼,汴河歌舞几时休?笑看风云千古事,黄沙忠骨后人留。”


    又是一首讽喻诗,众官员笑容一滞不该说什么好。


    此诗所写的分明就是武朝的现状,国内歌舞升平却不知边关告急。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武宣帝六十大寿在即,不可能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否则武朝必然动荡不安。


    “好诗!”


    李明远拍着手由衷赞叹。


    让他写,是真心写不出的。


    好在汉书札记他是倒背如流,里面记载的古诗词自然也知晓,所以也不用太担心背上抄袭的骂名。


    “殿下,请!”


    钱文才微笑示意。


    现在还不是点评的时候,他相信太子殿下肯定能写出惊世佳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太子殿下便有这样一双妙手。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李明远沉吟了一会,想起了这首杜甫的绝句。


    吟诵的时候,李明远刻意面向群臣,而且只吟诵了两句。


    这两句一出,众人还未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古时姓杨姓王的圣贤不少,众人只以为李明远是在称颂古人。


    每一位古人都是文坛泰斗,开创了一种体裁或者风格,但对此讥笑讽刺,浅薄评论的人比比皆是。


    短短两句便将古时和今日对照,揭示风云变幻朝代更迭,但世人依旧还是当年的旧模样,当真是了不起。


    众人纷纷点头,对李明远的才华表示肯定。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晒然一笑,李明远大声吟诵出后两句诗。


    这一刻,所有人都一脸懵,还没有会意过来。


    “嘎”


    笑容消失,众人下巴像是脱臼了一般张得老大。


    后两句将讽刺意味推向顶峰,而且还是看着众人说的。


    就好像是李明远指着众人的鼻子说,你们这些不要脸的东西全死光了,也影响不了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哈哈……”


    萧阁老大笑不止。


    今日,七皇子给了他太多惊喜。


    不得不说李明远十年隐忍,如今一鸣惊人实在是让人震撼。


    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皇子,其实是满腹才情的聪慧之人,生生给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来了两巴掌。


    “好!好!好!”


    武宣帝更是连声叫好,喜不自胜。


    那个让他头疼的儿子,原来一直都是装的。


    他很欣慰,很骄傲,这个有惊世才学的年轻人,是他和德妃的儿子。


    若是德妃在天有灵一定会很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