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炮灰为王[快穿] > 第75章

第75章

    只是不知道广德帝那儿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了。  “孽障——”  看着手里的奏章,广德帝浑身战栗不止,额头上青筋直冒,脸涨得通红,从脖子一直红到耳后。  下一刻,他两眼瞪的老大,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来。  “万岁——”看见这一幕,陶安呼吸一紧。  广德帝蓦地挡住陶安的手,他粗喘着气,两眼闭上又睁开,眼角处滑下两滴泪来。  “祸国殃民,祸国殃民啊……”  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啊!  一个是二十二年,引发青州流民暴乱的罪魁祸首。  一个为争权夺利,私通朝廷重臣贪污税银,捏造科举舞弊案,如今又出了黄河决堤这样的惨绝人寰的事情。  这天下若是交到这样的人手里,百姓该怎么活啊!  也就是这一瞬间的功夫,广德帝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伸手擦去嘴角的血迹,深吸一口气,说道:“陶安,去把礼部前些日子呈上来的奏折拿过来。”  陶安心下一喜,面上却不显:“是。”  等到陶安把奏折翻找出来,广德帝接过去打开一看,却是一道关于拟定五皇子封号的折子,上好的宣纸上赫然列着秦、晋、蜀、代、宁五个大字。  广德帝毫不犹豫,抓过一旁的御笔在宁字上画了一个圈,而后在空白处批了个准字。  “将折子发还礼部,令赵弘毅速速将辽王府收拾出来充作宁王府。”  赵弘毅是现任工部尚书,而辽王府则是广德帝那没能笑到最后的二哥的府邸。  “是。”陶安呼吸微缓。  ……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楚王府书房里,二皇子拿着娄书勋派人送来的密函,一脸苍白。  他万万没有想到,河南的灾情竟会严重到这等程度。  “殿下,您别慌。”一旁的二皇子妃勉强维持着镇定:“或许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也说不定,父皇一向宽厚,您忘了,去年,青州流民暴乱,唐王(八皇子)不是照样一点事儿都没有吗?”  “你懂什么?”二皇子一巴掌拍在书桌上,额上青筋直冒,咬牙切齿:“你以为当初父皇就不想办了老八吗,还不是担心没了老八,朝堂上剩我一家独大,威胁到他的位置。”  说到这儿,他整个人都垮了下来,喃喃说道:“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端本宫里不是还住着一个顾世安吗,没了我,父皇转眼就能把顾世安扶起来。”  他无力指控广德帝的冷血,脑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他完了,就像当初被他整倒的大皇子一样,彻彻底底的完了。  听见这话,二皇子妃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心乱如麻,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殿下,要不咱们逃吧!”  “逃?”二皇子眼前一亮。  二皇子妃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她急声说道:“对,逃,殿下,咱们先去河南与娄侍郎会和,然后直奔云南。”  娄书勋身边带着不少兵马,而二皇子妃的父亲则是在云南做都指挥使,麾下兵马不下七万。  “云南?”二皇子哪能不明白二皇子妃的意思,他眼中升起一道火热的光芒。  他谋划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让他就这么束手就擒,他绝不甘心。  他一咬牙:“好,就去云南。”  一刻钟之后,三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楚王府后院驶出,直奔城外而去。  马车顺顺利利的出了内城,却在即将达到永定门的时候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二皇子急声问道。  “殿、公子,唐王(八皇子)正带着兵士巡查出城的车马。”车夫回道。  “什么?”二皇子面上一白,他顾不上多想,连声说道:“快、快回去。”  然而这话说的已经迟了。  下一刻,便听见有人喊道:“都给我围起来。”  一阵整齐有序的脚步声响起又停下,紧跟着马车外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都到了城门口了,又折回去,莫不是做贼心虚。”  二皇子怒火中烧,却又不得不隐忍下来,他深吸一口气,掀开车帘,嘴角勉强扯出一抹笑来:“这不是老八吗,怎么今天不在顺天府坐堂?”  “啊,原来是二哥呀,二哥今天不也一样没上朝吗?”八皇子笑眯眯的说道:“这不是英国公府跑了个犯上作乱的家奴吗,我猜他一定会往京城外跑,索性就带了人到城门口来碰碰运气。怎么,二哥也要出城?”  到这时,二皇子哪还能不知道八皇子打的什么主意,听八皇子把他比作犯上作乱的家奴,他眼中蓦地迸射出愤怒的火花:“顾世淮,你、你够狠——”  “彼此彼此,”八皇子皮笑肉不笑,喝道:“来啊,送楚王殿下回府。”  “顾世淮,你别高兴的太早,你忘了,端本宫里可还住着一个元后嫡子呢……”  八皇子掏了掏耳朵,不以为意。  二皇子混迹朝堂十多年,最后还不是被他给搞垮了,他难道还能惧怕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吗。  更何况,他那位好父皇恐怕也折腾不了几天了。  ……  整个九月,天上飘着的云都是红的。  河南贾鲁河畔,四十余名官员人头落地,其余者或被革职、或被流放、或被判处徒刑。  此事过后,整个河南官场为之一空。  二皇子以谋逆罪被圈禁于楚王府中,皇后被废,一干党羽悉数被抄家流放。  十月上旬,宁王府修缮完毕。  孟则知乔迁当日,王府外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热闹过后,在左长使(大管家)的带领下,孟则知去了书房。  房门推开,正对上的就是一张熟悉的面孔,顾忌着其他人在场,孟则知躬身见礼,只说道:“夫人。”  萧氏福了福身,笑得格外温和:“殿下。”  孟则知的目光落在书房的一干男男女女身上。  萧氏说道:“我来给殿下介绍,这位是皇商方家的当家人方九成。”  那中年男人当即跪下磕头:“草民方九成,见过宁王殿下。”  “这位是温州府知府家的夫人。”  ……  “这位是诚意伯丁维忠。”  “他们都是我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孟则知没说话,由着萧氏把人都挥退了。  只看她上上下下的把孟则知打量了一遍,而后轻声说道:“这些日子,殿下过得可好。”  孟则知动了动嘴唇:“一切都好。”  萧氏红了眼眶,却依旧笑着说道:“殿下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孟则知一脸动容:“娘亲。”  “别,殿下,”萧氏几乎就要落下泪来:“以后切莫再唤这两个字了,万岁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毕竟眼下广德帝对孟则知所有的宠爱都是建立在对孝恭钱皇后的愧疚和缅怀上。  孟则知跟着红了眼眶。  “好了,不说这个了。”萧氏勉强扯出一抹笑来:“你如今虽贵为皇子,可到底没什么根基,朝堂上的事,我区区一介妇人,能力有限,实在是帮不了你什么。方才那些人,你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算了,主要是这个——”  萧氏从季固阳手里接过一个木盒,递给孟则知。  孟则知打开一看,入眼的是一张面值一千两的银票,看木盒的高度,起码不下一百五十万两。  他神情一滞:“这——”  萧氏说道:“娘亲没什么本事,也就是会做点生意。你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少不了有用到钱的时候,这些银票你拿着。”  “不行。”孟则知下意识的拒绝。  萧氏却不容拒绝:“你忘了,我早就说过的,等我百年之后,我的体己全都归你所有,说话算话,所以我如今只不过是提前把属于你的东西给了你。”  “可是——”  “就这么说定了。”萧氏说道:“我给你这些,也是希望能增大你获胜的筹码,只要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听见这话,孟则知张了张嘴,面上难掩感动之色:“谢谢娘亲……夫人。”  听见这话,萧氏心酸之余,一脸欣慰。第73章   送走萧氏一行人,孟则知招来左长史:“去, 把卢道一卢大人请到书房。”  “是。”  卢道一就是当年同孟则知一起赴南昌府应乡试的卢家公子。和孟则知一样, 他于科考一途上也颇为顺利。广德二十一年殿试, 卢道一得中二甲第二十六名,而后又在由礼部主持的朝考中顺利入选庶吉士。  按照惯例, 殿试得中新科状元,发榜之后即授职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同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甲新科进士则需要再参加朝考,前列者授庶吉士, 列次等者分别用为各部主事、中书或地方知县。  被取中庶吉士的进士需要在翰林院学习两年半, 期满后再经过一次散馆考试, 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二甲进士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三甲同进士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这才算是正式成为翰林院中的一员。  因大扬朝自开国以来就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内阁, 因而能入选翰林院的官员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散馆考试成绩差的则被授部属主事或地方知县,从此与翰林绝缘, 其仕途也大受影响。  卢道一上个月刚刚参加了散馆考试, 成绩优异, 如今正等着吏部授官。  只是今年散馆庶吉士的分配却与往年不同。  这一科的庶吉士都是孟则知的同年(同榜录取的人),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工部原是二皇子的地盘,二皇子倒台之后, 工部下属的官员几乎都被清理了一遍,十不存三。  孟则知思忖再三, 拒绝了广德帝入户部观政的建议,选择了工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