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穿成甄嬛传里宜修之女 > 番外1:蒙古联姻

番外1:蒙古联姻

    准格尔虽被灭,但是蒙古还在。


    蒙古与大清自古交好,不过不少朝臣还是提议,以和亲来加强两地关系。


    朝堂上


    酸儒文官提议和亲。


    “皇上,蒙古依附我大清许久,只是蒙古部落众多,难免有面和心不和的。以老臣之见,唯有和亲才能巩固两族友好往来。”


    又一文臣附和。


    “老臣也同意。长公主出身尊贵,又得先帝宠爱,为替先帝守孝而耽误大好年华。


    以老臣之见,长公主仁孝,定然肯为我大清献身,老臣觉得,长公主是最佳合适人选。”


    长公主的存在,如同一块上好的肥肉,任谁看了都想啃上一口。


    她是先帝嫡女,与皇上是龙凤胎,深厚两代帝王的疼爱。


    皇上虽是公主亲哥,也是与她同岁,却将长公主看的如同亲闺女一样。


    但凡公主闹一闹,皇上事事都如她意。


    得长公主者虽然不能得天下,却可以得三代安稳富贵。


    大清不比其他朝代,驸马是可以在朝为官的,虽然不能担实权的职位,但却可以让皇上念及情分,护其一家。


    若是家族犯有大错,皇上顾及长公主,未必会严惩。


    奈何就是这样人人惦记的肥肉,不肯出嫁,连招婿都不肯。


    老臣们想着,既然自己家族得不到,索性将其外嫁和亲,如此谁心里都平衡。


    红晟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他手上戴的玉扳指被指甲刮的刺耳。


    “都说完了吗?”


    年羹尧出列:


    “臣不同意!且不说长公主与圣上一母同胞是大清祥瑞,就只说长公主是先帝嫡女一事,长公主就不能和亲。


    知道的人说我大清礼重蒙古,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大清没有男儿,要靠用公主来换取安定,如此,岂不是在昭告天下,我大清害怕蒙古。


    张大人言之凿凿,臣觉得,倒不如派张大人出使蒙古,若是张大人身死于蒙古,皇上也好有出兵的借口。


    为了大清,请张大人自尽!”


    弘晟的亲近臣子里有不少年轻的,他们是弘晟一手提拔上来的,年羹尧带头,几个跟着搞事。


    “张大人大义,请张大人自尽!”


    弘晟被爽到了,一口怒气总算吐了出来。


    以大清现如今的实力,想要攻下周围的部落轻而易举,蒙古部落虽多,却各自占着领地。


    都说面和心不和,可有些部落连面上都是不和的。


    这些地方依靠与大清换取食物生存,实难成为大隐患。


    张大人指着年羹尧,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他被气狠了,哆哆嗦嗦的想晕。


    只可惜他怕疼,连倒地都是坐在地上之后才倒下的。


    先起头的文官却不触年羹尧,他去拉起张大人,不让他晕。


    他出自乌雅氏,是太皇太后的远亲。


    当今的皇后出自钮祜禄氏,而乌雅氏和乌拉那拉氏在后宫已经没有嫔妃了。


    乌雅氏为保荣耀,曾向弘晟提出求娶灼华的心思,弘晟想也不想,直接拒绝。


    他不屑一顾,斜眼去瞅年羹尧。


    “年大将军言之凿凿,大清兵力是强盛,可若是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换来和平,岂不是更好。”


    年羹尧嗤笑:


    “当年先帝在世,曾将朝瑰公主远嫁准格尔,可准格尔不一样还是生事作乱。


    也就只有一些软蛋子,才会提出用和亲来换取和平的法子。不是想生事吗,本将军打也把他打服了。


    呸!怂蛋!”


    百官朝会从来不是安静和谐的,文臣要脸面,骂不过上手打的不计其数。


    乌雅氏大臣与年羹尧打成一片,不是正经打架,二人都是你挠我我挠你。


    年羹尧到底当过将军,一巴掌打的乌雅氏脸都肿了。


    二人中间乌泱泱挤了一群人去拉架,实则暗报私仇的人不少。


    偌大的太和殿瞬间闹翻了天。


    弘晟转着扳指,静坐看着,等文官武将都挂了些彩,他们人打的差不多了,才轻咳了一声。


    吵闹的太和殿瞬间安静,落针可听。


    弘晟端坐着,平静的问:


    “吵完了吗?”


    朝臣不吭声。


    弘晟起身整理龙袍,仰首挺胸的看着朝下。


    “朕觉得年大将军的提议甚好!


    若诸位大臣为朕的大清出使而亡于异国,朕定然出兵替你们讨回公道。不仅如此,你们的妻儿子孙朕都会照拂。


    如此,张尽大人和乌雅统韦可否替朕出使蒙古了?”


    二人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弘晟厉声训斥。


    “别说长乐是朕的亲妹,即便是族中大臣之女,朕也绝不会让她和亲。


    先帝在时,我大清养精蓄锐多年,兵力昌盛。若起战争,你们当真觉得是牺牲一个女子可以平息了的?


    朕用俸禄养着你们,你们整日无所事事,不将视线放在朝政上头,整日盯着朕的妹妹,生怕她招了你们对家子嗣为驸马,如此,朕瞧着你们不如辞官滚回家去。


    今日朕将话放在这里。


    大清,绝不会用公主和亲,若再有人敢提出此事,给朕滚出朝堂,子子孙孙皆不受用。”


    事过半月,弘晟的话传到了蒙古。


    蒙古部落怕弘晟真的派朝臣出使蒙古,巴林部为了表示忠心,送来巴林王的女儿入宫为妃。


    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笑容满面的少女,约莫有十六七。


    初到宫中,她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弘晟看其还算规矩,端正,下旨封其为贵人。


    巴林氏入宫不久,蒙古各部落陆陆续续又送来了几位妃嫔。


    其中身份最高的便是出身科尔沁的厄音珠格格,弘晟封其为嫔,为蒙古嫔妃之首。


    弘晟是一个极为清醒之人,后宫美人不算多,但也不少,他从来不会偏宠任何一个。


    他一如先帝一样,皇嗣里头,最宠爱的是中宫嫡出的大公主清欢。


    皇后端庄,皇太后端庄,清欢日日陪在身边,按理来说应该随了她皇额娘的温婉大气,奈何她性子随了她亲姑。


    语出惊人,上房揭瓦。


    在一众弟弟妹妹里头,她是最大的,由她带着一群孩子玩耍。


    一日,她一个人能干哭一群孩子八百次。


    每每皇后生气要惩罚时,弘晟和宜修最先护着。


    “孩子还小,等长大就好了!”


    弘晟护着归护着,每当宜修说起这话时,他的表情总是一言难尽。


    “皇额娘,灼华小的时候,皇阿玛也是这样跟您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