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辛亥英雄 > 第22章 进言(上)

第22章 进言(上)

    “子清,前段时间很忙,所以没能够和你好好聊聊。我想问问,在你的看来我们同盟会现在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其实陈天华说的是客气话。


    前段时间,特别是华兴会刚刚撤到日本的时候,虽然黄兴、刘揆一、章士钊等人没有来到日本。但是华兴会几个大佬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当时都在日本。


    刘道一和张学文是发小,所以彼此关系都甚好。


    而宋教仁和陈天华当时是忙着和日本留学生打交道,扩大华兴会的影响。当时的张学文一个无名小卒,陈天华哪里有空和他见面。就算是要见面,也应该是张学文去拜访人家陈天华才对。


    几乎可以这么说。


    在刚到日本的一段时间当中,人家陈天华都不认识华兴会还有张学文这样新加入的会员。


    他也是前一段时间才知道张学文这个人。


    也就是仇亮推辞自己的湖南分会的分会长职务,而把这个职务让给张学文。这件事情在湖南人当中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因为仇亮是目前湖南人当中,交友最广阔的。


    仇亮可谓是朋友满天下。


    这一点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宋教仁、陈天华,甚至领导能力甚强的刘道一都得拜服。


    这样一个人推辞湖南分会的分会长,让给一个籍籍无名的张学文。张学文想不成名都难。也因此陈天华才抽空看了张学文写的文章。从第一篇《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就给了陈天华另一种的认识。


    虽然通篇写的干巴巴的,都是一些理论性的文章。


    却让陈天华眼界大开。


    陈天华本人就是理论功底很深的人,是掌管同盟会宣传口的人。他从张学文的文章当中看到了很多东西。


    因此陈天华一直想好好认识一下张学文。


    “很简单,就是整顿、健全组织。同盟会最大的两个组织是两广的兴中会、还有就是两湖的华兴会。这两个组织影响力最大,也促成了孙总理和克强先生的合作。但是除了华兴会、兴中会之外,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小组织,特别是各地的同乡会。正是因为各种组织太多,他们现在完全是一盘散沙,依旧是各自为政。”


    “总理和克强先生应该是坐镇本部,把同盟会的组织好好地梳理一番。就如蕴存兄这样的湖南分会长就应该回到湖南组建同盟会湖南分部。全国各地都要快速的组建分部,然后总部应该快一点拿出一些以后行动纲领性的文件,以此来指导全国革命。底下的各个分会,都应该是统一听从总部的命令。”


    “现在总理和克强先生决定在两广地区发动革命,反而把最重要的组织建设放到了一边。如果想要推动两广革命,完全可以在两广地区成立分会,让他们负责。现在不整顿,导致整个组织一盘散沙,现在看不出来。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总部威信尽失,到时候同盟会各个分部谁也不理会总部。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总理和克强先生想要整顿也晚了。”


    张学文好几次都说出了这个观点。


    但是没有人理会。


    甚至很多同盟会会员都不希望上面管的太严。他们很多人非常随意,甚至达到了什么程度。在同盟会成立的时候有些人明明得到了总部的任命,但是没几天就说没空,就把位置让了出来。


    甚至连个程序都没有。


    就告诉一声,然后就不管自己的工作了。


    这就是现在的同盟会。


    这样一个德行,难怪以后的同盟会出来了那么多的军阀。特别是现在孙中山和黄兴还有巨大的名望,可以镇住目前的同盟会。


    但是只要时间一长,所谓的名望也会慢慢的消失。到时候孙中山和黄兴想要整顿同盟会,都没有实力整顿。


    “子清的意思我懂了。先整理组织内部的关系,然后再去考虑起义的事情。”


    “嗯。”张学文重重的点点头。“内部都没有整理好,怎么能够团结起来一起革命。湖北人希望在湖北举行起义、两广人希望在两广举行起义、川人希望在四川举行起义,各有各的想法。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去约束他们,去统一他们的思想,你觉得我们能够成功吗?”


    “恩,是这个道理。”


    陈天华脸色沉重,慢慢的点了点头。


    “当年建奴能够进入我中原,就是我们自己内乱。我中华四万万同胞,如果联合起来岂能让洋人如此猖狂。我们就是应该团结起来。对对,你的话很对。我要去找总理和孙先生,同盟会必须要整顿。”


    陈天华直接就站了起来。


    “子清、蕴存,我还有事。以后我们还有机会。”


    陈天华说完就急冲冲的离开了。


    留下张学文和仇亮两个人彼此无奈的笑笑。


    “星台兄真是性急之人。”


    …………


    有了陈天华的建议,张学文想孙中山和黄兴应该会有所不同。


    毕竟陈天华的地位不同。


    他不仅仅是华兴会的高层,也是同盟会的高层,是掌管同盟会的宣传口。在同盟会的地位举足轻重。当然他本人和孙中山、黄兴的私人关系也非常好。


    可惜张学文想错了。


    孙中山和黄兴两人对于他们的想法没有一点点改变的意思。因为没过多久就传出孙中山要离开日本到南洋筹措经费的消息。这让张学文心中大为不满意。


    筹措经费?


    在海外募捐是孙中山的兴中会一直以来最主要的来钱通道。孙中山在这方面的确很有才能。从美洲到南洋、日本到欧洲孙中山每每都能够成功化缘。


    但是张学文却对这个事情嗤之以鼻。


    一个成立全国革命组织的魁首,竟然只知道天天去化缘,而不是坐镇总部管理。这哪里是一个组织的老大应该做的事情。


    在同盟会再次的会议当中,孙中山开始布置他走后同盟会的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布置的。孙中山走了,留下了黄兴。


    同盟会本来就是孙中山和黄兴为主的组织。所以离开之前孙中山把东京本部的事物全权托付给了黄兴。


    这次会议当中张学文是再次反对孙中山的做法。


    “总理,同盟会初创,事情繁多。你不坐镇本部指挥同盟会,却要去筹款?筹款有多重要,需要总理亲自去。”


    张学文的话刚刚说出来,就被胡毅生给打断了。


    “子清兄,看来你是不懂得什么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钱我们拿什么去发动起义,筹款是最重要的事情。汉高祖在酬劳自己底下功臣的时候,说的第一功臣就是萧何。”


    “筹款就算再重要,但是何必总理亲自去。我们同盟会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筹款部门,由他们负责给同盟会筹款。甚至我们同盟会完全可以成立自己的后勤部门,用来保障我们的革命经费。而总理身为同盟会的领导者,应该是坐镇本部指挥全局。而不是……”


    “子清,你不要说了。”


    却是黄兴打断了张学文的话。“你没有经历过起义,一旦发动起义需要的钱就不是一星半点。在我们同盟会也只有先生有能力筹到这么一大笔款项。”


    黄兴是有些头疼。


    和孙中山合作之后,他对于孙中山还是很佩服、很敬重的。孙中山能说会道,而且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革命纲领,革命的方法。很多都是黄兴此前根本没有想过,或者是还没有想到的东西。也因此黄兴才甘愿给孙中山当左右手。


    但是合作之后,最大的问题都是出现在华兴会。


    先是华兴会两位大佬刘揆一和章士钊都不愿意加入同盟会,这已经是很难堪。而后就是出现了仇亮让湖南分会长的事情。反正华兴会问题最多。


    而最近两次的同盟会会议,全是张学文开炮。


    而且句句都是冲着孙中山来的。黄兴有时候担心,这样会不会让两广的同盟会会员以为是自己让他们这么干的。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同盟会的团结。


    所以这次黄兴直接就中断了张学文的话。怕张学文说出更多难堪的话。


    听到黄兴的话,张学文知道不可能了。


    同盟会?


    同盟会历史上那么多的起义都失败了。除了扩大了同盟会的影响,还有什么作用。特别是黄花岗起义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完全是没有目的的军事投机,导致同盟会的众多骨干可谓是损失惨重。


    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才。


    他们的牺牲太没有价值。


    张学文希望改变这一点。但是……


    张学文的情绪是进一步的低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