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世界着名法庭辩论实录 > 第103页

第103页

    索信和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件孩子的毛线衣。法庭出示物证,拿出婴儿的毛


    线衣 (正是出事那天临时给孩子换上的那件)。林德伯格夫人的感情的承受


    力已经超过了极限,她当场昏倒在地上。


    依美国法律,辩护律师有权向对方证人反质询,但略为思考后,他明智


    地放弃了这一权利。此时质询林德伯格夫人,无疑是在向包括陪审团在内的


    全体成员挑战。


    查理·林德伯格上校出庭。他几乎是完全重复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案件


    发生一周后,警方侦破毫无结果,为了孩子,上校愿意答应劫持者的要求,


    通过中间人康登教授交付5万美元,它换来一张婴儿放在何处的卡片。但事


    后证明,劫持者完全在欺骗,那儿没有孩子,孩子在出事的当天晚上就死了。


    讲到交付赎金时,上校的呼吸变得困难起来。那天晚上拿走钱的人就在眼前。


    他闭了一下眼睛,脑中浮现了那天的情景:深夜,汽车穿过空荡荡的纽约街


    头,停在公墓门前。康登下了车,抱着钱盒子,走进墓地。远处的黑暗中有


    人招呼:“教授,往这边来!”


    检察长问林德伯格:


    “从那以后,您还听见过这个声音么?”


    “听见过。”


    “是谁的声音?”


    “是布鲁诺·豪普特曼。”


    林德伯格的证词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下一个出庭作证更为精采,证人


    是唯一和劫持者说过话的第一号证人康登教授。这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


    为了营救孩子,他自己挺身而出,愿意给劫持者当中间人。康登鬚发斑白,


    却步履矫健,耳聪目明,说话铿锵有力,条理清晰。他详细地叙述了公墓会


    ----------------------- page 183-----------------------


    面的经过。检察长向他提出问题:


    “和您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康登转向被告,炯炯发亮的眼睛逼视着对方,坚定他说:


    “是布鲁诺·豪普特曼。”


    专家们缜密的科学分析,使被告根本不可能逃脱罪责。世界着名的笔迹


    专家艾伯特·奥斯本根据劫持者发出的14封信,和豪普特曼被捕前后书写的


    16份文件,分析了其中的拼法错误、语法错误,还有字母和数字的特点,得


    出了肯定的结论:索取赎金的所有信件皆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便是布鲁


    诺·豪普特曼。


    木材专家凯勒向审判团作了惊人的论证:凯勒发现,劫持者现场留下的


    梯子,其一根横撑有四个表面是方形的钉子洞,在豪普特曼家中找到了四根


    截面方形的钉子,和横撑上的洞正好吻合。还有,凯勒指出:梯子肯定是用


    豪普特曼的刨子刨光的,从显微镜下看,刨子的刀面并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


    都有一个特定的形状,它刨出的木头表面必然留下特定的纹路,这些纹路好


    比人的指纹,没有完全一致的时候,……凯勒的结论是:罪犯使用的木梯肯


    定出自豪普特曼之手。


    这些专家的证词无懈可击。狡猾的辩护律师们只得抓住案情中尚存的疑


    点,争取辩护的主动。律师指出:从案情的调查来看,劫持分子不仅认得孩


    子的寝室,而且知道那天晚上孩子睡在单独的房间里,而不是和爷爷奶奶在


    一起,因此有理由认为:豪普特曼不可能单独作案,肯定有知情人通风报信。


    他的同谋是谁?为什么没有抓住同谋?而且,律师对林德伯格本人也表示怀


    疑,因为案发后,林德伯格认为他的勤杂人员都可信赖,拒绝警方审问他们。


    后来,警方发现上校有个女僕维奥菜特·夏普,此人说不清楚出事那晚自己


    在什么地方,在审讯中服毒自杀。轻生原因至今不明。当时林德伯格禁止警


    方审问他雇用的人,岂不蹊跷?此案肯定有同谋!谁是同谋?可能是不明不


    白自杀的维奥莱特·夏普,也可能是林德伯格家新近去世的管家。


    莱利律师的辩护更为深入。他怀疑保姆贝蒂,她是可能协同作案的最好


    帮手,他连可敬的康登教授也不放过,为什么罪犯偏偏选中这位老先生做中


    间人,这其中未免有些不明不白。不过,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假设和推理,被


    告方面的50名证人(原告的证人有100人)没有一个拿出可以证明被告无罪


    的实实在在的证据。


    审理将近结束。审判大厅的气氛已经白热化。总检察长威伦兹在发言的


    最后这样说:


    “凶手就坐在这里,要是放了他,全美国的母亲明天都要悬着一颗心。


    我们的孩子,又将生活在凶残的恶魔的阴影之中。人类最起码的道德不允许


    我丝毫犹豫,我要求判处被告死刑。”


    1935年2月13日,审判团经过11个小时的讨论,宣判鲁诺·豪普特曼


    蓄意劫持谋杀罪,处以死刑。


    此后,被告方面至少六次提出上诉,均被一一驳回,美国总统也拒绝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