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碧站在酒店门口,看看四将的背影,连续冷笑两声,迈着方步,又回到了烟月街的销魂坊里销魂去了。
何和理与开原城降将、千总王一屏见面了。得知王一屏与丁碧及丁碧妻三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后,便决定派他去劝说丁碧开城献降,来投后金。
第二天,努尔哈赤让何和理给王一屏一匹好马,给他一千两白银,一百颗珍珠等,让他去做丁碧的工作,王一屏赶紧打马向铁岭奔去。
东门的李克泰,做事十分稳重,遇事好动脑子,他先在东门城楼一看,城外那些小堡怎么办?努尔哈赤一旦派兵来攻,附近的小堡首先就要遭殃,岂非让他们作无谓地牺牲?
想到这里,他立刻亲自前去说服、动员,建议他们搬进城来,并安排他们的住、吃等生活,和一切问题。
李光泰把兵力组织一起,共有二千余人,便开始了半天训练,半天搬运滚木、石雷石,又重新布列了大炮位置,增了弓箭的射位,对城墙又进行了加固。为了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增强守城的责任心,他在士兵中申明了军纪,强调遵守军纪的重要性。在训练中,有一个士兵态度不够严肃认真,李光泰按纪律打了他五十军棍,经过这一教训,在训练场上谁也不敢松松垮垮了。
---------------
努尔哈赤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十章(7)
---------------
还有一个士兵逃跑了,后被捉回来,拉去砍了头。并及时召开守城士兵大会,誓与铁岭共存亡。
这样的以一儆百很有作用,守军再也不敢马虎了,又见李光泰真的与他们住在一起,受到了鼓舞与教育。抗敌的决心也更大了。
看到李光泰在东门抓防备,既有特色,又有效果,其他三城门的守将——喻成名、吴贡卿和史凤鸣三人,也按照李克泰那样,对城上的守军认真作了整顿,加强了训练。
丁碧见明朝一天天地衰落,而努尔哈赤的后金国却一天天地强大起来,心里矛盾极了,连睡觉也不能安枕了。
他想来想去,觉得若是学习杜松、刘糹廷,像他们那样英勇地战死,又有什么用呢?能阻挡得住努尔哈赤的铁骑么?能挽救得了岌岌可危的明王朝么?
但是,要学习李永芳,打开城门,主动投降,努尔哈赤一定会欢迎,并给予极高地礼遇!可是,这样做会被人们骂为“汉奸”,“卖国贼”,这样的日子也难过,那么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呢?
……
丁碧决定不再想了,还是听天由命吧。
于是,他又一步三摇地,迈着方步走进了烟月街,走进了他熟悉的销魂坊。
那鸨儿一见,急忙捧来一杯香茶,说道:“新来一位姑娘,不仅相貌出众,长得像下凡的嫦娥,还魂的西施,而且风度高雅、人品端方,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丁碧有些不耐烦了:“太饶舌了!就让这姑娘来,她的名字叫什么?”
“她名叫清荷。”
丁碧听后,不禁心中暗笑:这姑娘也未免太天真了!自名“清荷”,倒有些高雅,但是既已身入这烟花场中,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么?
不一会儿,老鸨领进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只见她面貌清秀,不施脂粉,却玉肤花容,唇不点而朱,眉不画而黛,腰若纨素,乳蕴微丰,款款娉婷,端庄雍容。
丁碧十分高兴,对鸨儿说道:“快摆酒来。”
酒菜上齐之后,丁碧向姑娘问道:“清荷姑娘,能否唱个曲儿助兴?”
姑娘听了,眉间微微一颦,便拿起琵琶,轻拢慢捻,唱了起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丁碧听后,觉得凄切愁苦,又不好直问,遂斟上一杯酒,向她说道:“清荷姑娘,你弹得好,唱得也好,我敬你一杯。”
“我初到这地方,不会饮酒,请老爷见谅。”
丁碧见她斯文典雅,楚楚可爱,不由得伸手将其揽入怀中,拽她的裙子,谁知她死命挣扎,说道:“老爷!请不要这样,我虽沦入这风月之地,可是出身清白,只陪唱,不陪——”
丁碧听了,哈哈大笑道:“你太幼稚了!如今既入烟花,何谈清白?今日我也高兴,不如就让我为你开——苞吧!”
说罢,伸手去抚摸她的胸脯,这时,只见她拼命阻挡,双泪交流哭道:“老爷真若相逼,我只有一死罢了!”
听她这么一说,丁碧一下子凉了半截,那升腾起来的欲焰顿时消失干净,只好双手一松,将她放了,心中暗自思忖:“这少女如此贞烈,更加令人怜爱,但只能用软工夫慢慢抻她,也许时间长了,她会就范的。”
想到这里,丁碧关切地问道:“姑娘是怎么流落到这烟花巷里来的?”
少女见问,那眼泪如断线珠儿垂着道:“俺父亲原是朝廷命官,在开原府里任职。”
丁碧一听,吃惊地急问道:“令父是谁?”
“我父亲于守志,在开原城被努尔哈赤攻破时,壮烈战死,我随母亲逃了出来,母亲坠崖而死,我又……又被人卖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