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问九卿 > 第299章 将至

第299章 将至

    文嘉公主进来,见萧晴儿也在,微微一怔,随即行礼。


    “文嘉参见太后娘娘,参见丽妃娘娘……”


    承庆太后含笑,抬了抬手。


    “文嘉来了,快,快坐下。哀家新得的蒙顶甘露,正该你这懂茶的来尝尝……”


    萧晴儿也是柔柔一笑,语锋却暗藏机锋。


    “护国公主今日怎得空入宫?往日里总说要在府中教养孩儿,今儿倒是难得。”


    这是在暗讽她,对太后不够殷勤侍奉……


    文嘉指尖微微一蜷,垂眸应道:“正是听说丽妃有喜,特来道贺。”


    承庆太后恍若未觉她二人的机锋,指了指旁边的绣墩,又看一眼萧晴儿,笑道,“丽妃如今有了身子,需人解闷,你性子沉静,多来往些总是好。”


    “文嘉谨遵太后懿旨。”


    文嘉欠了欠身,低眉顺眼地在太后下首坐下,双手捧过宫女奉上的茶盏。


    萧晴儿掩唇轻拭,状似无意地笑。


    “说起来,最近常听人闲话,说含章殿的静昭仪,常一个人关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念些旁人也听不懂的胡语咒术,怪吓人的。公主与她交好,可得多留意着一些……”


    太后瞥她一眼,轻哦了一声。


    “竟有这事?静昭仪性子孤高,心思也重,平常少与人往来,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她一个人远离故土,嫁到上京,在宫里无亲无故,是该多照拂些。”


    萧晴儿护住肚子,笑得和煦。


    “谁说不是呢,如今宫里添了喜事。她也难免触景生情……”


    文嘉颔首称是。


    借着低头饮茶的工夫,避开打量的视线。


    心里却一阵发麻……


    萧晴儿刚有身孕便急着打压图雅,又选在此时发难,是为何故?


    亡母曾说,后宫妇人的手段有时比朝堂更阴狠,她背靠萧家,指不定要耍什么花样……


    文嘉心里惶惶,当下也只作不懂,状似认真地关心了一下宝华殿的祈福法会,又敷衍地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


    太后笑意未减,吩咐宫人相送。


    待文嘉一走,萧晴儿便撇了撇嘴。


    “这个文嘉,从前看着老实,一打一个不吭声。如今仗着太后慈恩,得了个护国公主的封号,倒越发拿大了,连太后娘娘也不放在眼里。”


    “话不可乱说。”太后端起茶盏,淡淡一笑,“文嘉还是孝顺孩子……”


    萧晴儿微微嘟起唇角,“太后娘娘……”


    “你啊!她一个寡居妇人,能有什么出息?”太后摆摆手,“你且安心养胎,便是大功一件。”


    “可是太后娘娘……”


    “哀家心里有数。”太后打断她,目光望向窗外的影子,“雪下得再大些,才好呢……”


    文嘉走出宝华殿时,雪当真更大了。


    宫阙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仿佛连人心也被掩盖。


    她裹紧身上的狐裘,走出慈宁殿,一直保持着垂首慢行的姿态,直到坐进宫门处等候的马车,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才翻涌出一片惊涛骇浪般的恐惧……


    后背的衣裳,在紧张下汗湿一片。


    指尖亦有些微微地颤抖……


    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她脑子里涌动。


    图雅从前便是清冷性子,如今也没变。她每日在含章殿里虔诚念经,尊崇乌兰圣山更是陛下允许的,并不是平白无故。


    萧晴儿偏偏在此时提起,显然是有所图。


    无论这矛头指向谁……


    此事都不简单。


    她猛地攥紧帕子,低声吩咐冬至。


    “即刻遣人去水月庵,给妙真师父递个信儿。”


    -


    水月庵的冬日,总是带着一股清苦的禅意。


    清晨,早课刚毕,薛绥回屋便披着一件禅袍,坐在窗前抄经。


    砚台里的墨汁结了一层薄冰,手握狼毫有些冻手。她搓了搓指腹,将掌心覆在炭盆上。


    火星噼啪炸开,映着她清瘦的侧脸,沉静,却仿佛藏着隐秘的心事,在窗纸上摇曳……


    青灯古佛,亦难以安宁。


    “姑娘,大郎君送了新制的药来,又亲手做了一罐枇杷糖,让姑娘吃着顺口些……”


    锦书捧着一个素陶小罐,放在桌子上,顺手将炭盆里的浮灰拨匀,声音轻柔。


    “大郎君交代,姑娘肺脉仍需调理,要按时服用,好生将养……”


    薛绥搁下狼毫,指尖划过冰冷的纸页,微微一笑:“大师兄总是这般细心。”


    说着接过小罐,低头嗅闻。


    罐子里有枇杷与蜂蜜的甜香。


    “其实我已好了许多,前头那场雪后,夜里也不怎么咳了。”


    锦书看一眼她的脸色,


    依旧苍白,但透着些许光泽。


    自从那天晚上,太子肇冒雨前来,与姑娘在房里长谈至深夜……


    姑娘气色便好了许多,精神头也足了些。


    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可她就觉得不一样了。


    锦书不知该为姑娘高兴,还是该忧心。


    “大郎君可还有什么交代?”薛绥见她欲言又止,又问。


    锦书回神,禀报道:“薛府老太太服了大郎君的汤药,气息渐稳,夜里便咽下了半碗小米粥……”


    “只是府里各房眼瞅着薛府败落,背地里都把算盘拨得啪啪作响,勾心斗角,尤其是二房,薛二老爷一死,田产账目乱作一团……”


    “三夫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操持这中馈也捉襟见肘,厨房的分例都较从前少了两成,雪姬那头也不好偏私,格外去照拂她……”


    “三夫人不易,别让她太难做。”


    薛绥轻轻嗯一声,“让人多送些银炭、布料和药材给雪姬,不让三夫人为难,也能帮衬她一二……”


    “正该如此。”锦书道:“眼瞅着过年了,薛府如今这光景,雪姬身份也尴尬,总不能越过了旁人去,难免会受些搓磨……”


    “那也怨不得旁人,她愿意的。”


    薛绥将抄好的经卷拿起来,仔细卷起。


    “倒是咱们这里,也该备些年节物件,好歹应个景。”


    锦书笑应:“庵里都有旧例,管事的自会操持……”


    薛绥道:“回头让小昭去集上买些年货……再找山脚下的王老实买点腊味荤腥,添些柿饼、栗子、糖糕,零嘴果子,你们几个也好解解馋。”


    锦书笑了起来,“姑娘就是惯着她们。寻常百姓的日子,粗茶淡饭,节衣缩食,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有什么荤腥零嘴可用……”


    薛绥也浅浅一笑:“过年,不也得图个热乎气么。”


    锦书应声要走,又被她叫住:“对了,把太子送来的杂书放到里间去。再替我换一盏亮些的灯,夜里看东西费眼。”


    锦书忍俊不禁。


    “是,都依着姑娘。”


    里间的榆木柜里,杂书中有一层用油布裹着的旧陵沼卷宗,安静地躺着。


    李肇走后,薛绥特意寻了防潮的樟木箱存放,又做了干燥和防虫。


    此刻,她借着灯光翻开,“陵沼之殇、奸佞误国”八个朱红大字,刺得她眼疼。


    “拿着它,替二十万英魂捅开这腐朽的天家……”


    她想起李肇的话,和他眼里烧得如炭火一般的冷光……


    复仇的路走到这里,他们已然休戚与共,生死捆绑。谁也不能再独善其身……


    如今,“紫薇落,太白出”的流言传遍朝野,李肇身处风口浪尖,上有帝王掣肘,下有政敌攻讦,外有强敌叩关,内有溃烂的皇权……


    他身处漩涡背水一战,胜负难料……


    而她能做的,唯有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忽然卷起一阵风来,伴着细碎的脚步,窗纸噗噗作响。


    薛绥将手抚向镇纸压住,偏头正要询问。


    小昭推门而入,带着一身雪气,呵了呵手。


    “姑娘,文嘉公主捎来消息,说午后要带妞妞来庵里上香,还特意嘱咐让姑娘等着……”


    说罢又凑近一步,小声道:“瞧那传话的模样,怕是有要紧事呢。”


    “备上新茶果点。”薛绥合上卷宗,眼底已无半分波澜。


    “文嘉公主来时,直接引到东厢。”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扇。


    寒风裹挟着雪沫灌入,吹得她禅袍翻飞。


    远处山峦被白雪覆盖,宛如一幅素净的水墨画。


    可她知道,这平静之下,已是危机四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