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321章 小老弟呀,你将来可不能学你皇爷爷

第321章 小老弟呀,你将来可不能学你皇爷爷

    马三并没有避讳朱允熥,将信递给苏谨。


    而朱允熥却笑了笑:“大哥,我先去藏书阁了。”


    “好。”


    对于自己和朱棣有来往的事,苏谨并没有刻意避讳他。


    这是出于多年来相处的信任。


    朱允熥是个嘴严之人。


    当然,他俩之间很多私下的交易,却不会让朱允熥知道。


    他给朱允熥看到的,是他想让朱允熥看到的。


    苏谨心里清楚,刻意隐瞒,是瞒不住的。


    与其这样,不如坦坦荡荡让他看到,反而是最好的掩护。


    拿着信回到公房,苏谨将信拆开。


    越看,他的眉头皱的越紧。


    朱棣有些急了。


    这封信辗转几个月,通过很多渠道才到他的手上。


    信中所说,明显能看出朱棣的心思一直在西方。


    可惜朱元璋命他班师回北平,不许他继续往西面打。


    这件事其实还好办。


    老朱今年的心思在收拾安南,收复广西的失地。


    这件事一旦解决,老朱不可能没心思开疆拓土。


    苏谨估摸着最晚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老朱就要开始备兵。


    但另一件事,却让苏谨有种不好的预感。


    去年过年之时,老朱邀宴群臣于宫中大摆宴席。


    酒醉之后,他忽然就皇储继承人的事让百官议论。


    百官见到这好机会,自然纷纷恭维皇孙朱允炆乃是谦谦君子,当为明君。


    可朱元璋不知是不是喝多了,忽然说出一句:


    “燕王类朕,朕欲立之何如?”


    此言一出,百官惊诧!


    本来朱允炆和朱允熥已经快把狗脑子打出来了,现在又多了一个燕王?


    陛下这是要弄啥?


    百官自然反对,坚决制止老朱这种无厘头的想法。


    最后还是翰林学士刘三吾站了出来:


    “陛下,若立燕王,将置秦晋二王于何地?”


    秦王是朱樉,晋王是朱棡,分别是朱棣的二哥和三哥。


    刘三吾的意思很明确。


    他不敢质疑老朱立儿子的想法,毕竟人家朱棣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子。


    但朱老四的俩哥哥可还在呢,你立朱棣不合规矩啊!


    老朱闻言只是笑笑,没有继这个话题往下说。


    似乎只是一句酒话罢了。


    但苏谨却从中感觉到不对头。


    若是以前,他可能也就当个八卦听过就算了。


    但从仓库的图书馆开启之后,他可没少狂补明初的历史。


    这件事,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确实发生过,并记载到明史中的!


    当时朱标新薨,为了这件事,百官和老朱没少对着干。


    折腾了半年之久,此事才不了了之,而后才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但为什么,洪武二十五年这件事没发生。


    可在洪武二十六年的年末,老朱又提起这件事呢?


    是他对两个皇孙都失望了,想要转立皇子继承帝位?


    还是...对百官的一种试探?


    苏谨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而造成的蝴蝶效应。


    但他清楚,坐在应天皇宫的那位爷,他的心思恐怕不是自己能猜度的。


    也许,从始至终,自己根本就没有了解过他。


    老朱随口一句酒话不要紧,但这消息传到了北平以后,朱老四的心思不可能没有波动。


    看看眼前的来信,苏谨忍不住沉思,朱老四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那位永乐大帝啊,可不仅仅是个武夫,也不是一点野心没有啊。


    苏谨提起笔又放下,一封回信写了无数次,撕了无数次。


    有些话,他不能说。


    最后,苏谨只能在信里安抚朱棣,言明明年草原局势必有变化,让他耐心等待。


    但对于任何关于皇储的敏感之事,只字未提。


    若是三年前,他必毫不考虑的投入朱棣的‘怀抱’。


    抱大腿嘛,谁不会呢?


    但是现在...


    抬起头,遥望隔壁院中的藏书阁,苏谨深深叹了口气。


    “小老弟呀,你将来可不能学你爷爷啊,你可知你大哥为了你,放弃了多粗的一条大腿?”


    。。。


    八月凉秋热更乘,天心鹰为桂花蒸。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任亨泰没心情吟诗作对,甚至这些诗文在他此刻的心情看来,都那么的不登对。


    广西八月的天气如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前一秒明明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有可能暴雨倾盆。


    在这个月份,暴雨、高温、大风,才是广西的主角。


    尽管已经尽量的减衣,但老任依旧四脖子汗流。


    可他也不能再脱衣服了,再脱就光了,官仪何在?


    强忍着酷热,队伍逶迤而行,终于在中秋前三天,到了目的地——广西思明府。


    思明府的土官,也就是本地知府黄广成,一早候在城外,静候使团到来。


    他与任亨泰不是第一次打交道,见面虽客气,但不拘谨。


    相互见过礼后,黄广成将他们带往驿馆安置。


    驿馆的条件自然比不上酒楼,但任亨泰是礼部天官,自然得遵守朝廷规章。


    更何况,还有个御史严震在身旁。


    黄广成和他不熟,不敢贸然逾制接待,生怕严震参他一本。


    对于简陋的驿馆,严震倒是没说什么。


    但他的眉头紧皱,对去安南的任务忧心忡忡:


    “尚书大人,陛下要安南归还思明府二百余里地,此事怕是很难啊。”


    出行之前,任亨泰并没有对严震说出自己的计划。


    闻言也只是微微一笑:“严大人,若是此事不难,陛下又何必要我等跋山涉水,穿行千里而来?”


    “为人臣子的,当尽忠守则,死而后已罢了。”


    叩叩。


    “任大人,严大人,二位歇下了吗?”


    严震拉开门,看到黄广成站在门外:“黄大人,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黄广成笑笑:“二位大人,方便进去一叙吗?”


    。。。


    三日之后,使者团再次启程。


    除了主副二位使者,使者团还配有两个千户所卫护。


    严震始终搞不懂,这两个卫护的千户所,为什么没有调用京中卫所,而是从大同府抽调。


    除了卫所,他二人身边还各有一个锦衣卫百户保护。


    除此之外,就是身后几十大车的国礼,还有十几车押送的物资。


    只是这些物资,由两个不知来历的百户所押运,除任亨泰外,任何人不得接近。


    但他的心思明显不在这里。


    前些日子那场夜谈,让他对未来的路担忧不已。


    自己,还能活着回到应天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