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84章 张榜招贤

第84章 张榜招贤

    皇帝一到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不提李世民的皇帝身份,只说他的战功和本事,那都是大唐万民敬仰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他就是电,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话!


    “众爱卿,朕知道你们是为何而来。”


    登台后,李世民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开始演讲道:“就在几天前,朝廷颁布了废奴诏令,诏令的本意,是为了解救百姓,让百姓不再受到重重压迫,让百姓可以自由的耕种,让百姓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有些人却不愿意看到,甚至利用百姓不了解诏令的内容,从中挑拨,传播谣言,导致长安城内谣言四起,不但影响新政,还让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


    “这是绝不允许的!”


    “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都不允许有人从中挑拨,所以朕才将你们召集而来!”


    “朕需要你们走到百姓中间,将朝廷的诏令,清清楚楚地说给百姓听,让他们明白朝廷的意思。”


    “朕需要你们去破除谣言,恢复长安的朗朗乾坤。”


    “朕需要你们成为朕的喉舌,将朕的爱民之心,告诉每一个大唐的子民!”


    话说完,校场上沉寂了片刻,随后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愿为陛下效死!”


    众学子嘶声大喊。


    “好!”李世民满意地大喊了一声,随后向一旁的内侍太监道:“赐酒!”


    “是。”太监应了一声,连忙照做。


    很快,每个学子都分到了一碗御酒,就连围观的韦安平也有一份。


    李世民也端起一碗酒,随后一饮而尽,然后将碗往地上一掷。


    啪!


    酒碗摔得粉碎,但身上的豪气却陡然而生。


    啪!


    韦安平也跟着摔掉了碗。


    啪、啪、啪!


    众学子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各个豪气冲天,热血沸腾。


    “去吧!”李世民再次下令。


    这一次,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学子们集体朝他一拜,随后纷纷离开校场,前往长安城。


    送走了这些学子,李世民的脸色这才轻松下来,笑着向韦安平说道:“没想到先生这个办法如此好用。”


    “嗨,我也是跟别人学的。”韦安平大笑道。


    后世的网红景区里,摔碗酒绝对是超级火爆的存在,甚至一度占领了短视频平台。


    后世之人摔碗是为了好玩,但韦安平觉得这么做更能体现出一种豪气,以及破釜沉舟的勇气。


    尤其是用在壮行和出征时,更添一分热血和悲壮。


    今日一试,果然效果爆炸!


    “那也是先生活学活用。”李世民再次称赞,随后又问道:“听说先生今日呈上了一份奏折,所谓何事?”


    “都是长期的规划。”韦安平点点头,随后将大蒜素和改良种子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世民点头不已:“这两件事确实重大,难怪先生都要写奏折呢。不过,前者倒是容易,后者恐怕有些困难。”


    “为什么?”


    “司农寺掌管的是存储粮食和仓廪管理,以及官员禄米供应等职务,并无先生所说的改良种子之能。”


    “啊,这……”


    韦安平有些傻眼,万万没想到,竟然找错人了,人家司农寺不干这活。


    “不对啊!”他挠了挠头道:“我记得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里就有育种和改良的方法了,难道这么多年还没有发展起来吗?”


    “齐民要术?”李世民想了想,点头道:“朕记得确有此书,就在弘文馆中,不过……”


    “不过什么?”


    “好像没什么人去看。”


    “……”


    韦安平顿时无语了。


    这么重要的农书,竟然无人问津?


    但他仔细一想,又觉得好像很合理,毕竟这个时代的知识是十分珍贵的。


    门阀世家能把持朝政,甚至能与皇帝共分天下,靠的就是对知识的垄断。


    这个时代,全天下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读书,才有资格做研究,而如果他们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那自然会无人问津。


    稍作感慨之后,韦安平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贾家还有后人吗?”


    “谁?”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作者。”韦安平解释道。


    如果说,全天下只有最后一个人读这本书,那这人一定是贾思勰的后人。


    只要能找到贾家的后人,或许农学方面的专家就有了!


    李世民想了想,摇头苦笑:“这个……朝中并无贾姓大臣。”


    “那就完蛋了。”韦安平也很无奈,贾思勰毕竟是北魏的人,距今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中间还出现了两次天下大乱,未必能有后代留下。


    “先生可知他是哪的人?朕可以派人去他的家乡寻找。”李世民忙问道。


    “这个问题……问到我了。”韦安平摇头苦笑。


    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


    后世的历史书上,说到《齐民要术》的时候,就提了一句北魏贾思勰,谁知道他是哪里人啊?


    就这,还是因为这个名字比较特殊,才被韦安平记住。


    “哎,这就是历史不好的后果啊。”他忍不住一声长叹。


    “先生莫急。”李世民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朕可以张榜招贤,或许能找到贾家的后人。”


    韦安平闻言眼前一亮:“哟!确实是个好办法,就算找不到贾家后人,也可以招募几个农学专家。”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李世民拍手道:“朕回去之后,立刻下诏。”


    “既然要招贤,要不多招一点?”韦安平忽然又想到了另一个人。


    “还有谁?”


    “郦道元,也是北魏的人,写了本书叫《水经注》。”


    “咦!”李世民忽然诧异道:“姓郦,莫不是郦昶郦校尉的先祖?”


    “啊?”


    这下轮到韦安平懵逼了,还真有后人呐?而且看样子还混得不错,竟然在李世民的麾下!


    “先生莫急,朕这就把郦校尉叫来问一问。”


    “好。”


    韦安平倒是不急,是不是真的,一问就知道。


    半个时辰后,他终于见到了这位郦昶郦校尉,没想到对方竟然很年轻,只有二十一岁。


    细问之下,果然是郦道元的曾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