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88章 搞个大新闻

第88章 搞个大新闻

    翠云楼的第二场演出结束后,韦安平并没有去追第三场。


    因为第三场不出所料的爆满,就连他都挤不进去,所以干脆就不去了。


    后面的第四场也同样爆火,甚至还差点出现了群殴事件,幸好有大人物及时出现制止。


    四场演出下来,全长安的百姓都知道戏剧是怎么回事了。


    至于《化蝶记》剧情,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说起张三和崔家小姐的爱情故事,几乎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一个个仿佛化身为情圣一般。


    那句经典的“问世间,情为何物”,更是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话。


    许多人见面都不问“吃了吗”,而是问“看了吗”,仿佛没看过就不配跟他说话一样。


    除了让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之外,剧里的崔家也被人恨上了,连带着现实里的崔氏也遭了殃。


    当天晚上,崔府的大门口就被人倒了一大滩金汁。


    据说是城里负责掏下水道的苦工干的,说是给张三报仇……


    听到这个消息,韦安平顿时就乐了。


    “看来,百姓的情感还是这么质朴呀!”


    后世的演员,在电视剧里演了坏人,都还会被人追着骂。


    如今的大唐百姓,哪见过这种新东西,自然把对崔家的恨,发泄在崔氏身上。


    不过,他并没有高兴太久,崔氏的反击来的十分迅速。


    第二天一早,崔氏就派人将四大青楼给团团围住了,不但禁止了她们的表演,还要交出所有参演人员,否则谁都不许出门。


    另一边,李世民的案头上,也多出了一堆崔氏官员的奏折,全都是在抗议戏剧对于崔氏的诋毁。


    一个个喊打喊杀,不但要彻底封禁戏剧,还要将参演人员全部抓起来,流放千里。


    就连写剧本的韦安平,也受到了弹劾,要他向崔氏认错,并且当众道歉。


    李世民看得头疼不已,索性全部丢着不管……哪知道过了一天,送来的奏折竟然翻了三倍。


    不止是崔氏,其他门阀士族的官员,也纷纷上书弹劾。


    因为他们已经回过味来了……今天剧里的老爷姓崔,万一明天变成了我的姓怎么办?


    再说了,剧里还有好几个恶人是没有姓的,万一明天就跟我姓了怎么办?


    封杀!


    必须封杀!


    在李世民案头的奏折堆积如山的时候,韦安平的家门口也热闹不已。


    大量的士族官员、公子,全都涌到了他的家门口,一个个声称要跟他“讲道理”,但韦安平一听就觉得不对。


    这是讲道理的架势吗?


    所以他干脆大门紧闭,理都不理。


    到了第三天,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亲自下令赶走了韦老庄门前的闹事者,又去解救了四大青楼和里面的教坊官伎。


    做完了这些,他又亲自发了一道诏书给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告诉他们戏剧里演的都是假的,不要当真。


    崔家当然不信,但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他们身上的麻烦,也变得越来越多……来自长安百姓的指责和谩骂,让崔家人都变成了过街老鼠。


    一大家子人只能躲在家里,连上街都会被人戳脊梁骨,指着背影骂。


    崔氏的人奈何不了普通百姓,就像李世民奈何不了他们崔氏一样。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到了晚上,李世民偷偷地来到了韦老庄,见到了准备吃饭的韦安平。


    “先生,你竟然还有兴致在这里吃火锅?”


    “不然呢?”


    韦安平淡定一笑道:“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也就只有先生才能做到了。”李世民苦笑道:“此事闹得太大,门阀士族都已经回过神来,恐怕不好收场啊。”


    “那就不要收场呗。”韦安平笑道:“难道陛下还想息事宁人?”


    “我当然知道不能息事宁人,但现在还不是闹翻的时候。”李世民叹气道:“大唐还要依靠他们,要慢慢地一步步来。”


    历史上,李世民对于门阀士族的打击就从来没停过,但也确实十分小心谨慎,都是小刀子割肉,一点点地来。


    他也没想到,韦安平的这一招竟然如此凶猛,把崔氏的百年名望,直接打没了大半。


    如今提起崔家,长安城的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化蝶记》里的,而不是清河崔氏或者博陵崔氏。


    “这招确实有点猛。”


    哪怕是韦安平也不得不承认,这招魔法对轰,确实有点过头了。


    相比之下,崔氏那种造谣的小手段,简直是不值一提!


    “那现在该怎么办?”李世民苦笑道。


    他现在看到奏折就头疼,那是门阀官员上的奏折,全都在说《化蝶记》的事,一个个没完没了了。


    “要不,搞个大新闻把这件事盖过去?”韦安平试探性地问道。


    “还能这样?”李世民有些傻眼,又是没见过的手段呀!


    “当然可以。”


    韦安平点头道:“如今大家都在讨论化蝶记,无非是除此之外没什么好聊的。既然如此,咱们就给大伙找个更大的话题,让他们积极讨论,这样不就没人聊化蝶记了嘛。”


    “可这样一来,化蝶记的效果岂不是要大打折扣?”李世民犹豫道。


    “不急。”韦安平笑道:“化蝶记的效果,还在持续发酵,还没到真正爆出来的那天呢。”


    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我搞的大新闻,不是在针对门阀士族呢?


    哼哼!


    这雷的我早就埋下的,就等着这一天呢,双重打击之下,我看你崔家还能蹦跶起来不。


    “那先生倒是说说,要找什么样的大话题?”


    “百家姓,圣贤碑!”韦安平伸出了两只手,比划道:“在朱雀大街的中央,立一座高达十米的巨型石碑,上面记述圣贤先辈的姓名和功德,下面再刻一篇百家姓。”


    “哪位圣贤?”李世民问道。


    “这就是大家要议论的东西了。”韦安平嘿嘿一笑:“谁能上圣贤碑,不是由朝廷决定,而是交给天下人决定,让全天下人都来议论。”


    “妙啊!”李世民猛拍大腿,激动不已。


    这样一来,大家都去议论圣贤碑去了,还有谁会关心《化蝶记》呢。


    议论圣贤……果然是大新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