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264章 开发岭南

第264章 开发岭南

    后世有四大粮仓。


    分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其中东北平原,如今还在高句丽的手里,而且天寒地冻,以大唐如今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好开发。


    华北平原就是如今的山东一带,早就开发成熟了。


    长江中下游平原正是如今的江南道和淮南道一带,从东晋衣冠南渡时开始开发,但真正成为粮仓却是在宋朝。


    至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所属的岭南地区,虽然从秦始皇时就开始开发,还凿通了灵渠,但真正发展起来却还是在宋朝。


    可以说,整个大唐的历史,对于南方的开发都有所不足。


    或许有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比如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有各种毒虫猛兽,甚至是瘴气毒雾。


    这些困难听起来很恐怖,但真要去克服,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中原王朝看不上!


    在他们的眼中,南方都是一群蛮夷,又没有什么好东西,根本不值得去开发。


    历史上的大唐,一直都在向北、向西开疆拓土,对于南方从来都不重视。


    一直到了宋朝,在北边和西边都吃瘪后,才不得不往南发展,最终成功开发江南和岭南,甚至出现经济中心南移。


    韦安平如今要做的,就是向李世民和大唐的官员,介绍南方。


    让他们知道南方的富饶和潜力,从而引导朝廷,开发江南和岭南。


    听到“湖广熟、天下足”几个字,李世民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先生,细说!”


    “比如:岭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韦安平笑道:“还有岭南道的西部,在后世是着名的水果产地,水果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好!”李世民闻言大喜:“岭南虽远,却值得一试!”


    粮食和水果,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养活更多人口的关键。


    别的都不重要,只要有这两样,朝廷就有足够的理由去开发岭南。


    更何况,岭南还有刚刚献上的那些贡品,这可是北方没有的好东西!


    “先生可有具体的方案?”李世民又问道。


    “具体的方案肯定没有。”韦安平摊手道:“但我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比如先改革岭南的制度,推行如今的均田制,然后再传播技术,包括种田技术和工业技术,再开展贸易互通有无,最后当然是鼓励百姓南下。”


    “对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点。”


    “什么?”李世民问道。


    “教育!”韦安平认真道:“岭南的文化相对落后,想要开发岭南,必须要让他们的文化跟上,否则迟早会爆发冲突。”


    后世开发岭南,不管是宋元,还是明清,岭南的少数民族都跟中原王朝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比如着名的侬智高起义、大藤峡起义,还有太平天国!


    “那先生可有办法?”李世民又问。


    “让他们来长安读书。”韦安平答道:“让岭南的年轻人来长安接受教育,学成之后再回到岭南,去传播中原的文化。”


    “好办法!”李世民拍手叫好。


    “还有……


    “还有?”


    “当然!还有就是开展商贸。”韦安平继续道:“通过贸易产生交流,把中原的衣冠、书籍,贩卖到岭南去。”


    “难怪先生创办了那么多工厂!”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城北郊外的那些工厂,都是为这个准备的!


    成衣厂、造纸厂、油墨厂,还有印刷厂。


    这些工厂产出的,不仅仅是日常用品,还有属于中原的文化!


    “确实是这个打算。”韦安平果断承认道:“不过主要是给突厥和西域准备的,先用岭南试试手也没什么问题。”


    “可为何没有冠带厂?”李世民疑惑道。


    不是说衣冠吗?怎么只有衣,没有冠?


    “南方太热,不习惯带冠。”韦安平答道。


    “呃,那北方呢?”


    “北方太冷。”


    “……”


    李世民顿时无语。


    “开个玩笑。”韦安平哈哈一笑,直言道:“其实是我不懂,这个还得靠陛下的将作监。”


    “将作监?”


    “冠带的作用,其实跟首饰差不多。”韦安平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就交给……”


    “阎立本怎么样?”韦安平抢先说道。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点头:“也好。”


    他原本打算让将作大匠窦璡来负责此事,但既然先生推荐了阎立本,那就让他试试。


    “另外,还有文化交流。”韦安平又道。


    “先生是说……戏剧?”李世民这次倒是很快想到了。


    韦安平点点头:“不错。不仅是戏剧,还有节日!”


    想要建立文化认同,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同样的文化符号——比如过同样的节日!


    在后世,哪怕远隔重洋,身在万里之外,也要过春节。


    为何?


    因为大家都是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


    过春节,就等于认同中华文化。只要你过春节,那我们就是兄弟……


    当然,被消费主义异化后的洋节不算。


    “原来如此,看来此事并不简单呐!”


    听完韦安平的一番话,李世民对于开发岭南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开发岭南,并不是流放一批人到那边就可以了的,想要让一个地区真正融入进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岭南如此,北方的突厥、西边的西域,还有东北的高句丽同样如此。


    “也好,那就先用岭南来试试!”李世民顿时雄心万丈,仿佛已经开到了万国归唐的盛况。


    让天下人都认同大唐,都说同一种话,写同一种字,都穿同样的衣冠,都过一样的节日。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归一!


    这条路还很长……岭南就是第一步!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此事。


    大臣们听完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


    “陛下,岭南路途遥远,就算有再多的好东西,都没办法运到长安来呀!”


    “是啊,到不了朝廷的东西,又有何用?”


    “岭南烟瘴之地,毒蛇猛兽横行,谁敢去开发?”


    “开发岭南,不值!”


    这一刻,几乎所有大臣都在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