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325章 招生结束,开学第一课

第325章 招生结束,开学第一课

    南橘北枳的道理,其实许多人都懂,但却没有人把它系统地总结出来。


    大多数人就是听个故事,都觉得这只是个故事,是晏子诡辩的话术。


    只有田灵竹将这个道理总结出来,并且刨根问底,找出了具体的原因。


    李世民看重的就是这点。


    “朕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没想到这个道理的背后,还有更多的道理。”


    李世民不禁感慨道:“当初第一次见面时,朕还以为田司丞只是个柔弱女子,没想到才过了两年,田司丞已经如此厉害。”


    “环境改变人呗。”韦安平微微一笑,道:“人跟橘子其实一样,在不同的环境里,会结出不同的果子。”


    “当初田司丞若是没来长安,她或许会是个贤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但来了长安,变成了田司丞后,她就成为了一名农学大儒。”


    “先生说的是。”李世民点头称善:“那先生什么时候把文稿送来?”


    “明天吧。”


    韦安平算了一下时间,笑道:“除了文稿,还有几张书签。”


    “哦,还有书签?”李世民颇为好奇。


    承乾书店的书签,早已名满天下,除了长安、洛阳这些大城市,其他地区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听过它的名字。


    借着书签的大名,李世民也狠狠地刷了几番声望,其中最让他满意的就是“六骏纪念签”。


    还有每年一张的“贞观年签”,也时刻在提醒着他:皇帝所做的一切,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


    “这么盛大的活动,当然要有。”韦安平笑道:“而且不止一张。”


    “那是几张?”


    “十五张。”


    “这么多?”


    ……


    一天后,韦安平把文稿和书签都送到了皇宫。


    李世民打开一看,果然是十五张。


    第一张书签是以圣贤碑为背景,下方是参与祭祀的人员。


    虽然印制得十分模糊,但李世民知道其中为首的一人就是他自己,周围还有韦安平、礼部尚书、太常寺卿等人。


    除了背景,书签上配的文字,也是当时祭祀念的文稿,只不过做了精简,只有一句话。


    第二张则是免费赠书的场景,第三张是状元游街。


    第四到第十四,都是大儒讲学的场面,每一名大儒都有一张单独的书签。


    最后一张,则是文人士子们站在圣贤碑前,大声复诵“太子四句”的场景。


    不过,配的文字却不是那四句话,而是改成了“为大唐崛起而读书。”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那四句被放在“太子讲学”那张书签里,不能重复使用。


    看完这十五张书签,李世民的心里竟然有一丝后悔。


    后悔当时为什么让太子去讲学……而不是自己亲自上台!


    如果是自己亲自讲学,那这一套书签里,就有两张是属于他的了。


    就连那“太子四句”,也会变成“天子四句。”


    “哎呀,好好地跟儿子争什么?”


    李世民猛然醒悟过来,连忙给自己的大腿啪啪两下。


    儿子比自己强,难道不是应该欣慰吗?


    更何况,先生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太子顺利继位,避免夺嫡之争。


    不能辜负了先生的好意啊。


    “来人。”他忽然大喊道:“把这套书签拿给皇后看看。”


    “是。”内侍连忙答应。


    圣贤纪念日已经过去了,学堂的招生仍在进行。


    得益于纪念日的火爆,学堂的招生指标已经完成了大半,而且各个专业都招到了不少好苗子。


    不再是第一次招生那种偏科的状况。


    这次招生,仍旧分为成年班和少年班。


    其中成年班,还是一年毕业,只学专业技能。


    少年班则没有毕业期限,学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还有专业理论,甚至也有儒家经典。


    成年班、少年班并行是学堂的一大特色,也是韦安平的特意设计。


    学堂不能只教少年,必须要有一部分学习了新知识的成年人,快速进入学堂和社会,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大唐的发展建设。


    还有有一部分人,作为人才储备,去学习和钻研基础学科和理论知识,为将来的科技进步打下基础。


    将来的学堂,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还会是大唐的科学院和研发中心。


    韦安平对其倾注了心血,也寄予了厚望。


    三月十五日,招生结束。


    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招生期,终于结束了。


    学堂也达成了最初的目标,某些专业甚至多招了二十多名成年学生……这个专业当然就是医学。


    这二十多名学生,都是从军队里选拔出来的,基本都是各个将军的亲信或者侍卫。


    送到学堂的目的也很简单,学习医学知识,重点培养,日后成为将军们的私人医护。


    作为军中大将,有一些特权也是应该的,因此李世民默许了这个行为。


    对此,韦安平也并无异议。


    招生结束后,接着便到了开学之日。


    唱完国歌后,韦安平照例上台讲话,给所有人上了“开学第一课”。


    作为名义上的校长,韦安平在学堂内的声望,绝对是无人能及的存在。


    哪怕是新来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大名,对此颇为期待。


    不过,韦安平并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进入学堂,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大机遇。


    要是把握不住,必定后悔一辈子!


    讲话结束后,学堂便开始正式上课,韦安平也终于松了口气。


    学堂的事情忙完后,韦安平又好好地休息了半个月,直到文工司把《重八除四害》编排出来,他才跟着李孝恭一起看完了这部新剧。


    不得不说,刘云馨的漫画对这次的新剧,影响十分巨大。


    剧中的许多道具,都是按照漫画中的模样进行打造的,演出的效果也十分不错。


    尤其是四害的主演,一个比一个像人。


    因为他们都不是人形……只能带上皮套,成为皮套人。


    韦安平看过之后,确认没什么问题。


    到了第二天,新剧便开始向百姓们公演,地点却不再是北郊商业街,而是南城步行街。


    消息一出,南城步行街立刻开始火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