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642章 人性是复杂的

第642章 人性是复杂的

    后世的无数经验证明,灭绝人性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存天理、灭人欲”轰轰烈烈,结果却是对所有人的迫害,几乎毁灭了一个民族。


    人性,本就是人的一种品质,要是能消灭掉,那还是人吗?


    更何况,贪婪其实并不全是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贪婪,可以让人更有动力去做事,也能催生出更多的创意。


    就像懒惰,同样可以催生出无数发明一样。


    想要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或许不能光靠一种政策。


    韦安平思考了许久,随后才回答道:“陛下恐怕想得太简单了。”


    “哦?还请先生解释一番。”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韦安平叹了口气道:“更何况,贪官污吏的本性并不一定都是贪婪。”


    “有人是因为贪婪,什么都想要更多;”


    “也有人是因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喜欢享受;”


    “还有人是从小穷怕了,所以在得势时,会想尽一切办法弥补。”


    “俗话说:对症下药。这么多病因,如果只有一道药方的话,是根本不可能治好病的。”


    “唔……先生说得有理。”


    李世民低头思考了许久,随后才点头同意这个说法。


    人确实是复杂的,面对复杂的人性,如果只有一个办法……那显然是行不通的。


    对待不同的病因,就要有不同的良药。


    “那……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


    “既然人性是复杂的,那么我们的应对办法,也应该是复杂的。”


    韦安平想了想,回答道:“就从我之前举的三个例子来说。有人生性贪婪,那就要让他知道贪婪的后果,比如用严厉的法律,告诉他贪污公款,必定会被绳之以法。”


    “嗯,这是正确的。”李世民点头附和。


    “有人想要更好的生活,那就给他更好的生活,用高额的俸禄,让他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


    “这个……”


    听到要出钱,李世民顿时犹豫了一下,但仔细思考过后,还是点了点头。


    “俸禄之事,可以再谈。”


    “最后,有人是因为小时候穷怕了,所以当官之后会想尽一切办法补偿。”韦安平继续说道:“这种人,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我们就要歌颂他们的过去,让他们得到精神的满足。”


    “唔……这个办法怎么施行?”李世民听得有些茫然。


    虽然跟韦安平相处已经快十年了,但对于某些陌生的词汇,他还是听得有些吃力。


    “其实很好办。”


    韦安平微微一笑,看向大殿之外道:“就拿相州大都督长史张亮举例吧。张长史出身微寒,年轻时以务农为业,后来去投奔李密也没有得到重视。直到跟着李大将军投奔了大唐,才得到陛下的赏识和重用,最后一路升官做到了如今相州都督府长史的位置。”


    “这份人生经历,可谓是传奇。”


    “朝廷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为其宣传,歌颂张长史的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的品质……如此一来,张长史岂有不更加卖力的道理?”


    “这个……”


    李世民听得头皮发麻,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照先生这么说,张亮这份经历确实相当厉害,但是……在这个时代,出身微寒可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若是这么宣传,别人还以为是在骂他呢。


    就算是张亮本人,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想到这里,李世民最终苦笑摇头道:“先生恐怕想岔了,张亮一直耻于谈及出身和少年往事,若是这么宣传,他本人恐怕就没脸见人了。”


    在这个最讲究出身的年代,出身微寒就是原罪,是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


    虽然科举的出现,让寒门逐渐走进了朝堂,成为官员的一部分。


    但这些寒门不仅没有为寒门发声,反而转头就去巴结那些门阀士族,甚至打击同样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以讨好其他士族。


    在这种情况下,寒门出身,成为朝堂高官的事迹,根本不是什么励志故事,而是一种羞耻的经历。


    “那就改变这种风气!”


    韦安平毫无顾忌地回答道:“唯出身论,本就不是什么好风气,大唐想要更进一步,一定要摈弃这种落后的思想。”


    “那……先生觉得应该唯什么论?”


    “能力。”韦安平随口一答,但很快又摇头:“不对,什么都不是唯一的标准。考察一个人,既不能唯出身,也不能唯能力,或者品德,必须要多者兼具……”


    “先生还是想的太简单了。”李世民闻言摇了摇头,叹气道:“出身很好考察,所以用出身来评定一个人,是最简单的。”


    “能力,其实想要考察的话,也不算太难,通过科举就能比较出来。”


    “但品德可是考不出来,也看不出来的……想要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实在是太难了。”


    “也是。”


    韦安平闻言,赞同了李世民的说法。


    品德这玩意,实在是太玄乎了,根本不可能看得出来……就算是一个德高望重、高风亮节的人,也有可能是装的。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王莽没有篡位的时候,不也是品德高尚的当世圣人吗?


    “那就只能靠能力来评价了。”韦安平叹气道:“科举制度,哪怕到了千年后的后世,也一样在用……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


    “朕,明白了。”


    听了韦安平的话,李世民的心中很快就有了一套计划。


    想要改变如今的风气,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从上到下,持之以恒,用几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


    他现在就做,或许可以给太子打下一些基础。


    “那改变风气之事,一时半会恐怕无法做到。”李世民继续问道:“先生可还有其他办法?”


    “办法肯定是有的。”


    韦安平思索了一阵后,点头道:“只不过这个办法的后劲有点大,不知道陛下敢不敢尝试?”


    “哦,先生请讲。”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作为皇帝,他最喜欢这种有后劲的办法……这才有意思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