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706章 靖海都督府

第706章 靖海都督府

    贞观十七年,大唐征辽大军彻底平定了高句丽,顺手把新罗和百济,也全部解决了。


    至此,辽东半岛完全纳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收到捷报之后,李世民龙颜大悦,当场下旨:在辽东半岛恢复汉制,建立辽东三郡,即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


    同时在新罗建立金城都督府,在百济建立熊津都督府。


    又在平壤城建立安东都护府,将辽东三郡和各大都督府,以及右北平一带全部划归安东都护府管辖。


    任命苏定方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薛仁贵、刘仁轨等人皆有任职和赏赐。


    彻底平定辽东之后,大军班师回朝。


    作为主将的李承乾,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李世民带着满朝文武,出城相迎。


    身后更是有数万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同行的薛仁贵等人,看到这个阵仗,全都激动不已,浑身战栗,与有荣焉。


    三天之后,承乾书店高调宣布:今年的纪年书签,将会扩大大唐的版图,将辽东一带全部纳入其中。


    听到这个消息,喜好集签的文人士子们,顿时激动不已。


    纪年书签已经多少年没有变化了。


    只从开拓西域,书签上的地图改动过一次之后,那副标准版图已经好多年没有变动了。


    当然,这也跟大唐的整体战略有关。


    之前的好几年里,大唐都以防守为主,除了西边跟吐蕃接壤的边境,偶有摩擦之外。


    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战争。


    没有战争,自然就不会有版图的变动。


    这一次远征辽东之前,许多人都在猜测,或许大唐的版图又要动一动了。


    如今看来,他们果然猜对了。


    不过,他们虽然猜对了要动,但却没想到动得这么大。


    大唐的十万远征军,不仅一口气消灭了高句丽,还顺带把新罗和百济也吞掉了。


    这个胃口,也忒大了。


    如果放在十五年前,大唐或许没办法一口吞下这么大的领土,但现在的大唐……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别说辽东半岛这点地方,就算是再多几个地方,也一样可以消化掉。


    毕竟,现在的大唐不仅拥有强大的陆军,还有更加强大且无敌的海军。


    为了此次征辽行动,大唐特意在幽州成立北洋水师,由李世绩担任水师总管,张亮为副总管。


    短短半年之内,北洋水师就完成了组建、打造战舰、形成战斗力等一系列过程。


    大军出征之时,北洋水师也跟随着南洋水师,一起参加了白江口登陆。


    只不过,之后的大战并没有他们的身影,而是全部交给了南洋水师。


    拥有了南北两大水师之后,大唐的海军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不仅足以纵横南洋,就连北洋也不在话下。


    “对了,这次凯旋仪式,为何不见水师的舰船呢?”


    聚在一起讨论纪年书签的这群爱好者,很快就察觉到了一些问题。


    “对哦,好像水师根本没有来。”


    有人提出疑问之后,其他人纷纷回忆,也很快发现了问题。


    这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都是此次征辽的大功臣。


    既然是为了迎接功臣,那为何不见他们参加凯旋仪式呢?


    难道……


    “水师……不会是还没回来吧?”有人小声说道。


    “不可能。”


    “水师要是没回来,他们能去哪里?总不会直接回岭南去了吧。”


    “就是。就算南洋水师都回岭南了,北洋水师怎么也没见踪影呢?”


    “莫非……”


    “你们说的是……那里?”


    “对!肯定是那里!”


    “肯定是这样。值得两大水师同时出动的地方,就只有那里了。”


    “到底是哪里?”有人的脑筋转得比较慢,半天都没听懂他们到底说的是哪里。


    “倭国!”


    一名文人看不惯之下,当场说了出来。


    “哦,原来如此!”


    彻底点破之后,其余众人终于醒悟过来,原来陛下的胃口这么大。


    拿下了辽东半岛还不满足,竟然还想要把倭国一起吞掉。


    不过,以如今大唐海军的实力,或许真有这个可能。


    想到这里,许多人都抬起了头,互相看了一眼,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书店这次宣布版图变动,还是太早了呀。


    果然!


    一个半月之后,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在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的合力之下,大唐海军成功攻入了倭国的京都,俘获倭王、王妃等一众数千王室。


    同时也接受了倭王的投降,顺利将其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之中。


    至此,倭国将不复存在。


    收到这个好消息之后,李世民再次龙颜大悦,直接下诏:在倭国成立靖海都督府,统管倭国及海外诸岛,就连北洋水师也被划归其下。


    与此同时,立下大功的水师终于班师回朝,同行的还有出使倭国十余载,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载誉归来的高表仁。


    当初,他因为倭王的礼数不够周到,悍然与倭王翻脸,并就此留在了倭国。


    没想到一留就是十余年。


    身上的任务,也从一开始的出使倭国,到跟倭王谈判,为大唐争取更多的利益,再到渗透倭国内部,结交当地豪强。


    最后就是收买人心,打通港口到京都的路线,最终为水师进攻京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次能够顺利拿下倭国,可以说他有一半的功劳。


    为了表彰他的功劳,李世民毫不吝惜地当场封了个国公之位,名为靖海公。


    除此之外,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的大笑军将,也得到了丰厚的封赏。


    其他人都乐呵呵的接受了封赏,但唯独越王李恪,没有接受任何封赏。


    李世民一开始还有些不解,但李恪的一句话,就把他的疑虑全部打消了。


    “父皇,儿臣只是听命行事,功劳远没有太子殿下的大。”


    一听到“太子”两个字,李世民顿时一个激灵,当场从兴奋中清醒过来。


    是啊,太子才是名义上的主帅,他的功劳才应该是最大的。


    虽然李恪确实出了不少力,也是他亲自攻入倭王的王宫。


    但他毕竟只是亲王……不是太子。


    要是强行给他封赏,将来恐怕会出乱子……他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们,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