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世界着名法庭辩论实录 > 第60页

第60页

    问: 11月24日您说过,中山和肥高曾把中国军队在南京的暴行通知


    过您。他们通知您多少这类事情?


    答:我从他们那里没有听到任何具体消息。他们只是通知我有关这方面


    的一些传闻……


    ----------------------- page 108-----------------------


    法庭在听取了松井石根的供词和多数证人——南京大屠杀的目击者的证


    方,并分析了书证之后,在判决书中对这一多难城市所发生的事情是这样描


    述的:“1937年12月13日晨,当日军进入该城时,所有的抵抗均已停止。


    日军士兵成群结队地沿街游荡,犯下了种种罪行。用一个见证人的话说,他


    们简直是一群野蛮成性的匪徒,亵渎着这个城市……许多士兵喝得狂醉,不


    分清红皂白地沿街杀戮中国男女老幼,顷刻之间广场、街道和胡同到处尸横


    遍地。连幼女老妇也遭姦污。很多妇女遭到强姦后被杀死,而她们的肉体被


    肢解。日军士兵对商业和仓库大肆抢劫后往往纵火焚毁。主要的商业街区太


    平路以及该城的其他商店区均被大火烧光……经过若干时日之后才清楚,这


    种烧杀是有计划进行的,这种暴行持续了六周。该城大约有三分之一就这样


    被毁掉了……”


    【评析】


    松井石根的自我狡辩是一篇绝好的历史反面教材。他在法庭上百般抵赖


    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可推卸的罪责,把他在中国的侵略活动描绘成一首优美的


    田国诗,把自己裴扮成一个为促进日中共存共荣而奔波的大善人,他甚至胡


    说南京大屠杀是外界散布的“流言”。后来在法官的步步质问下,在大量的


    人证、物证面前,他不得不勉强承认一些事实,但又竭力把罪行往中国头上


    扣,把日军的残暴兽行说成是“中国的挑衅造成的”,企图掩盖罪行,逃避


    罪责。军事法庭的审判,揭露了日军的丑行,战犯终将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


    辱柱上。


    ----------------------- page 109-----------------------


    末代皇帝在军事法庭如何作证?


    案情梗概


    1946年8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出庭为东条英


    机、板坦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在中国扶植傀儡政权,


    统治东北时期的部分罪恶事实作证。这次作证经过,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法庭


    辩论。


    基南问:您不当中国皇帝以后生活在哪里?


    答:继续生活在北京。民国政府同皇族达成协议,据此,政府每年应给


    皇家400万银元,对待皇族像对待外国统治家族的成员一样。


    问:您不当皇帝后在北京住在哪里?


    答:仍住在皇宫。


    基南问:您是哪一年迁到日本大使馆的?


    “当时全北京报纸都传出对我有危险的消息。”溥仪意味深长地说。


    问:您到日本大使馆时多大岁数?


    答:按中国算法19岁,实际上是18岁。


    问:您在日本大使馆住多久?


    答:大约半年或许稍长些。


    问:您离开大使馆又去哪里了?


    答:我得到民国政府首脑的允许,到了天津。


    问:您在天津住了多久?


    答:从20岁到27岁,换句话说,大约7年。


    美军少校,被告辩护人布莱克尼进行询问:


    “您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简历时,我认为您忘记提到,有一次您重新恢复


    了帝位。您是否给我们讲讲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答:对。这事发生在我12岁那年。那时张勋将军同其他一些人推翻当时


    的总统,恢复了我的帝位。当时我们都处在张勋的势力下,我太年轻,抓不


    到统治权。那时领导一切的是张勋和其他亲王。但这只能算作中国内政的一


    个小冲突……几天后张勋失败了。段祺瑞将军指挥的军队进了北京,我第二


    次被推翻,但允许皇室留在北京,因为段祺瑞对皇族有好感……


    辩护人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一个目的:证明甚至12岁的溥仪也顽固坚持


    夺回其先人的帝位,后来正是这种思想而不是日本的逼迫,成为他同意当“满


    洲”皇帝的动机。


    对辩护人的这一招儿,审判长和基南都没及时注意到。因此,公诉方代


    表和律师之间的斗争已按一个方向发展,即溥仪是强迫的牺牲品还是心甘情


    愿地主动背叛了中国人民。


    问:您是否谈谈您当“满洲国”执政主要统治者的基本原因?


    答:我那时很年轻,在政治问题上没有经验。我的四个中国顾问说服我


    同意板垣的要求。他们说,如果我拒绝,生命就可能有危险。由于日本军阀


    的压迫,我曾想,中国人最好利用这个机会进入满洲,这样我们有可能拖延


    时间,训练我们的军队,组建民政机关,到时候“满洲人民”就可能有机会


    同中国人民联合起来,等待有利时机开始反抗日本人。这就是我的愿望,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