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当第8集团军越过郑村河,南韩第6师通过熙川向鸭绿江挺进时,该集团军在此以南直线距离320英里处的釜山环形防御地带顽强扼守只不过是不到6个星期以前的事。仁川登陆也同样是不到6个星期以前的事。收复汉城只是4个星期以前的事。自那以后,第8集团军在突出环形防御地带后向北进攻,现已进至汉城以北160英里,并突入北韩130英里。在进攻中,该集团军占领了敌人的首都,克服了该国北部边境线以南的最后一道江河障碍。
与此同时,归其指挥的南韩第1军为攻占元山,沿东海岸向东进攻,其突入的深度与第8集团军相同。在最后几天里,美军第10军利用水路机动,在元山登陆并实施陆上进攻。第8集团军、南韩军队和第10军的进攻在6个星期内把战线向北推进了300多英里,彻底击溃了北鲜朝军队。
第三十三章 中国军队介入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孙子兵法.虚实篇》
10月底,远东战区总部改变了以往将南韩军队完全附属于美军建制的作法,即把每一个美步兵连所配属的南韩士兵的数目以原来的100名减至25名。其结果是几千名南韩士兵从美军的建制中脱离出来(自8月份以来,他们一直隶属于这一建制),这就使得重建一个新的南韩步兵师的设想成为可能。10月25日,南韩第9步兵师成立,它包括第28、第29和第30团。每团初建时只有两个营,10月30日,又将原来的“反游击大队”三个营编入这个师,并分别划为每个团的第3个营。到11月7日时止,已有8272名南韩士兵脱离了美军建制而转入南韩部队中。并且还有几千名正在准备脱离之中。同一天,南韩在汉城又重建了在战争初期被击溃的第2步兵师。这个师开始时仅有两个团的建制,即第17兵团和第31团。但在11月13日又编组了第32团补进第2师。
这一时期,尽管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必要,但还有另外一些新的武装部队也在朝鲜亮相。按期到达的联合国军需要必要的装备和训练,以便能成为第8集团军指挥下的有效组成部分。有鑑于此,沃克将军于10月8日下令第2后勤司令部成立一个联合国军接纳中心(unrc)。这个中心在美国驻朝第8集团军迁出大邱大学后,跟着进驻那里,它的主要使命是“向联合国军队提供服装、装备以及与美军一体化的训练。”它所提供的装备都是经过接纳中心指挥官确定为对朝鲜战区来说最基本的美式装备。这个中心每次可以接纳的人员不超过6200人,第一批受训的部队是一支土耳其装甲部队的司令部,它们于10月18日抵达朝鲜。
首批到达朝鲜的联合国军是一个泰国营,其先头部队于10月3日抵达釜山港(而其后续部队直到11月7日才全部到达),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旅的先头部队,他们到达的时间是10月12日,其后续部队(约5190人)在5天之后也到达朝鲜。18日,这个旅开始卸载。除了不具备某些特殊武器外,这支部队可以算是一支装备齐全的力量。10月24日,荷兰一个营与英国第29旅的先头部队也先后到达了朝鲜。在加拿大,约有一万名志愿者组成了一支特别徵召的部队,并正在接受为在朝鲜作战而进行的训练。然而,由于战争从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后来真正到达朝鲜的只有一个营,其它大部分仍驻留在国内。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当第8集团军继续在清川江以北进行追击时,它的后勤补给状况却很糟糕。10月份,在第8集团军迅速北进的同时,铁路运输发生了中断。这使得原本就异常紧张的车辆运输又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这些运输卡车需要经过条件恶劣的道路在港口和铁路终端站之间不停地往返。10月底,第24师的铁路终端补给供应点仍设在汉江北岸的永登浦,而师属各战斗部队却远在北面250英里远的博川附近。运输车辆所经过的崎岖不平的道路越长,损失率就越大。这是一种典型的消耗型后勤补给方式。用不了多久,它就会陷于困境,因为大多数用于修复车辆的备用件已经不能使用了。
从9月至11月初,第8集团军动用了76%的运输车辆昼夜不停地运行着。为了对三八线以北的第1军进行补给,第8集团军从第2和第25师中抽调了大量的运输车辆,其结果是严重降低了这些部队的机械化程度。第2师一次就提供了320辆卡车,组成了一个名为“红球特快”的运输队,从汉江地区向第1军运送补给品。由于所需要的运输车辆数量如此之大,并且将它们送往各战术单位的正常途径又非常之不确定,以至于各军、师都不得不派出大量人员乘飞机或坐火车回到釜山,去负责驾驶那些运输车辆,然后再向北通过400英里长的糟透了的道路回到前线。
当第8集团军刚一占领平壤时,立即就有一批空运补给物资从日本的芦屋空军基地和汉城附近的金浦机场运送到平壤机场。金浦机场每天的空运量甚至达到了1000吨,这些物资都被运往平壤或更北的地区。10月底,空运的物资大部分是弹药。比如在10月28日,一批运输机从金浦机场向平壤运送了1037吨的弹药,10月31日,美运输机利用新安州附近临时修筑的战斗机跑道,向沿清川江及其上游地区作战的南韩军队空运去了大量的弹药。
一、美国人对战事的乐观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