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读书 > 问九卿 > 第360章 又见玄机

第360章 又见玄机

    七月末的上京,秋老虎正烈。


    日头毒辣地炙烤着青石路,空气里都蒸腾着暑气。


    上京城西市一个不起眼的古董店,门脸不大,东西却摆得满满当当。


    掌柜正蹲在地上,用软布擦拭一尊青釉瓷瓶。


    店内光线略暗,空气中弥漫着旧木与松油的味道。


    “邱先生,这窑变釉色倒别致。”锦书迈入店门,站在柜台前,脸上带着得体的浅笑。


    邱掌柜扶了扶酸痛的腰,直起身看过来。


    浑浊的双眼亮了亮,随即泛起热络的笑意。


    “锦娘子有些日子没见了,今儿怎么有空登门?”


    锦书今日穿着一身半旧的靛蓝细布裙,头上只簪一支素银簪子,打扮得如同寻常殷实人家的管事媳妇。


    她浅浅一笑,目光在店内琳琅的物件上扫过,“前儿听隔街衔春绣坊的阿巧说,先生这儿新收了一批前朝的老物件?”


    邱掌柜脸上的褶子松了,笑意也真切了一些。


    “锦娘子消息灵通。是有这么回事儿,刚收拾出来,还没上架呢。”


    “东西来路可都清白?”


    “锦娘子放心,都是正经收来的老物件。官宦人家的旧物,家道中落流出来抵债的。唉,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


    锦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箱子里杂七杂八堆着些破损的瓷器、铜件。


    她走近些,伸手摸了摸箱沿,目光扫过邱掌柜的脸。


    “价钱照前例?”


    “锦娘子是熟客,自然便宜些。”邱先生搓着手笑,声音也压低了,“里头还有几件压箱底的,成色更好些。娘子若得空,随我进来瞧瞧?外头人多眼杂,不便细说。”


    锦书点点头,跟着他穿过柜台后的窄门,进了里间。


    里间更显狭小,只有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堆着一些杂物。


    “掌柜这里倒清净。”锦书笑着道。


    邱先生搓着手笑,声音也压低了,颇有一些讨好的意味,“娘子见笑了。近来京中盘查得紧,风声也紧,邱某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还请锦娘子,关照邱某一二……”


    他眼中带着紧张的探询。


    锦书微微一笑,从钱袋里摸出两锭沉甸甸的银子,轻轻放在柜上。


    “与先生打交道多年,自是要关照你的。这店里的东西,我们家姑娘全都要了,这是定金。余下的,邱先生去鸿福赌坊寻陈掌柜,自会有人结清。”


    邱先生先是一怔,随即掂了掂银子,眉开眼笑地应下。


    “锦娘子爽快人,放心,放心!邱某省得轻重。”


    锦书不再多言,转身出门。


    刚跨过门槛,正好与提着食盒的绣娘阿巧打了个照面。


    两人擦肩而过,目光一触即分。


    阿巧脚步轻快地迈入衔春绣坊的门槛,正看到她的小徒弟引着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妇人,看角落里立着的一架屏风。


    屏风绢面上,素绢薄如蝉翼,上面绣着的蝶戏牡丹,仿佛活了过来,山水云雾无不栩栩如生。


    “这是正经的苏绣手艺,双面异色……您摸摸这丝线,这配色……摆在静室禅房,再雅致不过了。”


    “料子尚可,绣工也还入眼。只是……这木胎是榉木吧?漆色也薄。这个价,高了。”


    “价钱……好商量的。我们家的绣品向来是一分钱一分货,京里好些贵人都瞧得上眼,断不会亏了您。”


    绣坊对面的茶寮里,薛绥正坐在窗边的木桌旁。


    不知坐了多久,面前的半盏清茶已然凉透。


    锦书掀帘进来,反手掩上门,低声道:“邱先生那边都打点好了。”


    薛绥微微颔首,目光透过半卷的竹帘,落在窗外熙攘的街市上。


    “嗯。把他安排得越远越好。近期莫再回来。”


    “是,婢子省得。”锦书笑着,将一个油纸包轻轻推到她面前,“刚在西市口买的,刚出炉的桂花糖蒸栗子糕。正应季呢。还热着,姑娘尝尝?”


    薛绥捻起一小块,送入口中。


    “好甜。”


    清甜的桂花香和栗子特有的温糯,在舌尖漫开。


    她微微一笑,望着窗外流动的人影……


    讨价还价的声音、刨木头的刺啦声、远处工匠搬动重物的闷响,西市在燥热的午后,蒸腾着烟火气,显得格外鲜活而嘈杂。


    明日便是太后寿辰。


    这一场精心筹备的盛宴,注定不会平静了。


    -


    七月的最后一场雨歇,落在七月二十六。


    二十八日晨光初露,宫里的朱墙碧瓦,便被湿润水汽洗得澄澈透亮……


    天刚亮,宫门内外已是车马如龙。


    巳时三刻,钟鼓齐鸣。


    文武百官携家眷按品阶鱼贯而入。


    锦服华裳,珠钗翠绕,交织出一片锦绣盛景。


    麟德殿里,硕大的鎏金“寿”字匾额高悬。流水般穿梭的宫人,捧着金盘玉盏往来穿梭,空气中飘着酒肴的暖香。


    承庆太后高坐在北侧正中的凤座上,一身朱红绣金的金凤宫装,满头珠翠,脸上敷着厚厚的脂粉,皱纹里堆着笑意,雍容亲和。


    皇帝崇昭帝端坐在太后左侧稍前,面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时不时以拳抵唇,压下喉间的轻痒。


    谢皇后坐在右侧,凤袍下的腹部看不见隆起,神情温婉沉静,偶尔与身旁的宫妃低语两句。


    太子李肇坐在皇帝下首。


    一身玄色蟠龙常服,玉带紧束、面容沉静。


    为太后献礼的步骤,依序进行——


    轮到李肇时,他笑着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殿中,向太后、皇帝、皇后躬身行礼,声音清朗。


    “孙儿恭贺皇祖母松鹤长春,福寿绵长!”


    礼毕,他直起身,拱手朗声:“皇祖母圣寿,普天同庆。孙儿感念皇祖母慈爱,献上紫檀木嵌螺钿百鸟朝凤屏风一架,取‘紫气东来,福寿康宁’之意,望皇祖母笑纳。”


    几名内侍合力将一架沉重的屏风抬至殿中。


    紫檀木色在满殿华彩中并不显眼,但木料的贵气与螺钿镶嵌的流光,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尤其那屏风上的百鸟朝凤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祥云瑞兽,一派吉庆。


    “太子有心了。”承庆太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目光在屏风上流连一瞬,便转开了。


    “这百鸟朝凤的意头好,哀家瞧着也欢喜。”


    嘴上说得好听,语气却浅淡————


    很显然,寿礼贵重,却不是她所好。


    屏风被抬至凤座前不远安置妥当。


    李肇神色不变,退回座位,端起面前的青玉酒杯,缓缓啜饮一口,嘴角的笑意似乎加深了一分,眼神不经意地掠过对面的魏王李炎。


    只见一个面生的小太监悄无声息地穿过人群,飞快地走到李炎的身侧,附耳低语了几句,又悄悄地退下……


    李炎今日穿了亲王常服,腰背挺得笔直,看不出腿脚的不便,但脸色较从前更显瘦削苍白,薄唇紧抿,垂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捏紧又松开,眼神深处翻涌着焦灼……


    接下来是端王夫妇。


    李桓和薛月沉稳步上前贺寿,献上的是一尊通体剔透、雕工繁复的白玉观音像。


    太后见了,连声称赞他们“孝心可嘉”。


    淳王李佥神态最是轻松。


    他献上的是一幅自己亲手绘制的《百寿图》,笔法虽谈不上顶尖,但百个寿字形态各异,心意十足,引得太后开怀,直夸他“用心”。


    “魏王殿下?”


    “魏王殿下!”福全尖细的嗓音响起,又笑着凑近李炎。


    “该殿下给老祖宗献寿礼了。”


    李炎似在神游,被唤了两遍,才猛地回神,略显艰难地起身,微微垂首上前施礼。


    “孙儿叩见皇祖母,父皇,母后。恭祝皇祖母凤体康泰,万寿无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牧神记 剑来 星光时代 元尊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全职法师